第(2/3)頁 情報方面,我直接交給徐進赫,我相信他——盡管他背叛過我。 當然,在將整個“對外”情報交給徐進赫的同時我也做好了被再次坑一把的準備——內部的情報我沒有交給徐進赫來做,甚至沒有做。 因為我要蘇雨自己來做。 周建國,或者洪陽,亦或者李明白。 當然還有更多的人選——章子建。 在我的計劃里面,章子建遲早要暴露,在暴露的一瞬間,就可以回到我這兒做事。 既然能臥底,掌握情報的能力也不會差,讓他來管理蘇式集團內部隱藏的情報組織也是合情合理——當然這根本上是為了我和徐進赫之后要去京城而準備的。 我不能讓蘇雨沒有了我以后整個集團無法運轉。 聽到徐進赫一聲好,我便掛掉了電話。 趙天賜“咬鉤了”,是一件好事,不過也沒有好到現在我們值得高興。 即便東興步行街到了付彪手上,我們這邊要掌控東興步行街,還是要有足夠的資金來收購的。 要突然有這么大一筆資金,只有一個辦法——現在的項目。 賺實體的前都是有一定可以比擬的價值。 一個東西多少錢就是多少錢,價值相對固定。 成本多少,賣多少。 但,虛擬的文化經濟就不一樣了。 我之所以能夠把古玩從一種產業上升到文化,就是因為,古玩本身就有潛在的文化。 那些所謂的貴重高價的東西,并不是它們真的值這么多錢——按照現在的科技水平,大部分的東西都可以輕松復制。 有些不行,比如越王勾踐劍這種,到近現代才能有如此成熟的氧化鎘技術。 當然,造價依然很貴。 所以那些讓人覺得這個真貨值錢的根本,就在于文化價值。 我只是讓古玩的文化性完全突出罷了。 說白了就是我過去那種題材大于實體物件本身。 掛掉電話我本來想繼續去看看他們討論小說的情況,畢竟我已經把相關的背景和故事本身安排的很清楚了。 但,我覺得有必要先把賺錢的事情提出來。 這些ip和相關的產業鏈,都是需要時間來做的。 有一個錢是可以現在就開始做的——藝術品生意。 “蘇雨,待會去集團你召集一下老板,我想開個會。” “把楊老板也一起叫過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