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若是作最壞的打算, 還真有可能被你說中了。” “假若中南關被破了,我們只能在路上和他們進行遭遇戰。” 金肇連連點頭,跟著說: “將軍說的是,末將也是這么想的。” “在中南關進行阻擊戰,殺傷敵軍后再開關進行追擊戰,那固然是最好的結果。” “但若是中南關被破,他們繼續南下,而我們正在趕去的路上,屆時,在路上進行遭遇戰,末將覺得.....不妥!” “迎戰叛軍,得讓我們來進行主導權,由我們來決定戰場,如此,勝率會大大提高!”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看向了金建仁,而金建仁,則在嘴中緩緩吐出二字。 “會昌。” 從中南關到金陵的這段路上,有座名為“會昌”的城池。 此城數年前,曾在此爆發過一場戰役,那一戰,可謂是慘烈至極。 而金建仁,正是那一戰的親歷者。 那一戰過后,會昌城防大多破損,但戰事結束后,朝廷便派下人來進行修繕,并在之前的城防基礎之上,又增添了不少防具。 這正是為了杜絕今后再發生當年之事。 也因此,這會昌如今便成了一座城防嚴密,絲毫不遜色于安陽郡的城池,除此之外,相較于牢固的安陽郡,會昌城中,還多了不少戰具。 這都是為了應對外敵的手段,只不過這幾年,朝廷本就不多的軍費,除卻神機營花去大部分以外。 剩余的經過多人之手,再到這已然是“太平”的會昌,卻不多了。 但即便如此,現如今的會昌,依舊算得上一座軍事重地。 而此刻,隨著金建仁吐出“會昌”二字。 金肇低垂了眉眼,卻并未再開口,而那金茗則直接說道: “將軍,難道說,若是叛軍破了中南關,我們要做好在會昌和他們打的準備?” 問話一出,金建仁卻未立即給出答復。 他揉了揉眉心,陷入了沉思。 當年的會昌之戰,是他不愿意多提的往事。 那一戰,贏了。 只不過,算是慘勝,死了不少人。 當今吏部尚書,天官張勵的大兒子張燃,便是死在了那一戰上。 對于那一戰,朝上朝下,市井鄉野,眾說紛紜。 半晌后,金建仁才沉著臉開口: “明日一早,集結兵馬,先趕路,后面會傳來中南關的消息。” “如果中南關真的有失。” “那就.........” “在會昌打吧。” 他做出了決定。 —— 兩日后的上午時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