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割據湖-南武平節度使周行逢病死,十一歲的幼子周保全繼位,而刺史張文表趁機發動了兵變,攻占潭州,周保全身邊的人也不知是怎么想的,居然傻了吧唧的給大宋寫了一封求援信,希望大宋能夠幫他出兵平叛。 要知道,所謂五代十國,細說起來其實是十一國,而再細分起來,還有許多不稱為國,但卻各行其是的國中之國,湖-南便是其中的典型,他們名義上臣服于大宋,但實際上卻擁有著一套自己的小朝廷,趙匡胤早就想把他們給吃下去了,只是苦于一直沒有太合適的借口而已。 現在,一個完美的借口出現了,還是周保全自己送來的。 這算啥?形象一點的比喻,古巴內亂了,特娘的去跟美帝求援,這特么用作死兩個字已經不能形容他們的愚蠢了。 更讓人不敢相信的是,湖-南的老鄰居荊南,君主高保勖居然也死了!他們出兵湖-南最后的一塊障礙也沒了,甚至他們完全可以捎帶手的把荊南也給滅了。 這運氣來的時候啊,真是擋都擋不住,滿朝文武的腦子里就只剩下一個詞了:天命。 天命在宋,否則都沒法解釋這樣的巧合,這是老天爺將餡餅做好了,直接扔在大宋的嘴里,而且還一扔就是兩塊。 那還等什么?出兵吧,人家怎么說也是向自己臣服的‘臣子’呀,過了這個村可就沒有這個店了,于是整個樞密院,都隨著這一封求援信的道來而忙活的雞飛狗跳的。 統帥之人根本就不用去選,因為荊湖一代正好是大宋第一軍人慕容延釗的地盤,大宋也不太可能大老遠的派太多禁軍過去,主力肯定是南邊那些節度使的兵馬,整個大宋也不可能有人敢在這個時候跳出來跟慕容延釗爭奪主帥。 但是慕容延釗是山南節度使,他已經不是禁軍的將領了,朝廷總得派個人制衡一下啊,于是樞密副使李處耘就順其自然的成了監軍,節制慕容延釗。 至此,一切都跟歷史上一樣,對于一心琢磨軍改的軍委司和孫悅來說,也就是看個熱鬧,本來這事跟他沒什么關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