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王全斌這么一解釋,很多之前想不通的,突然間全都豁然開朗了,不過孫悅卻也更郁悶了。 五千年歷史中唯一一個以不殺開國的仁義太祖,居然也是個手狠心黑的貨,他覺得自己的信念都有點崩塌了。當然,這一切到目前為止還都只是他的臆測。 王全斌笑道:“為什么要跟你說?某個方面來說,我其實要謝謝你,你這回太耀眼,連我都有點被你比下去了,而你又是個壓根沒有什么軍權的文人,這對我的結局來說,倒是一件好事,相當于我肩上的壓力小了許多,但就像我剛才所說的,老夫這個歲數,其實什么都看得淡了,便是這條老命,其實也沒多在乎,也就只有后輩子孫,能讓我真正動容一些?!? “我家的子孫,三個兒子都是武人,官家看在我的面子上無論如何也不會為難他們,最少混個小官終老是沒問題的,但同樣,不入禁軍體系,終究還是不會有什么大出息,用不了幾代,我王家也就泯然眾人了?!? “其實平平安安,未必不是福分,可是如今這勢道風云變幻,如老夫這般,生于唐朝,如今都特么換了七家天子了,若身邊沒有這幾萬百戰精兵,還不早就讓人給撕了?都說我對部下放縱寬仁,可沒了他們,我這個節度使算個屁??!將來若天下真的再有劇變,憑他們的本事,就是官家不收,他們也控制不住忠武軍。” “我若真因為‘寬仁’而獲罪,這些將士們或許會念著點我的好,將來他們的日子能好過一些,不過這年頭,隔代的恩義也就那樣,其實并不太靠得住。” “但好在,我那個孫子不錯,我聽教導他的幾個先生說,這孩子將來考上個進士什么的希望很大,而現在誰還看不出來,未來的朝堂,文官是你們孫家父子兩人的天下了,如果你愿意照拂他,我自然也不介意賣你個面子,幾個月后,等南詔,哦他們現在好像叫大理,等大理打得差不多了,我將戰死在大理境內,將西南交托給崔、劉二人,這樣,我死后應該也能追個異姓王?!? “王……王老將軍,何必……何至于此啊?!边@王全斌,居然要用余生老命,來換一個孫悅的承諾? “咱們這位官家啊,心比誰都大,他那強干弱枝之心路人皆知,我們這些手里還有點實權的節度使,早死一點其實反倒是好事,只是身后事托付給你,你也得讓我放心才行啊?!? 王全斌這是要孫悅開價了,畢竟這跟慕容延釗不同,他與王全斌之間全無恩義,這么大的事兒只靠口頭承諾,人家肯定不放心。 “我明天就和凱哥兒結為異姓兄弟。” 王全斌點了點頭,卻道:“不太夠?!? 孫悅想了想,道:“還請王老將軍,為我取個表字?!? 孫悅今年十三,還沒到取表字的年齡,不過以他今天的地位,沒個表字確實已經不太方便了,通常來說給人取表字這活,都是師長,最起碼也得是個半師,甚至孫悅的表字如果不出意外肯定會是趙匡胤親自給他取,如今他將這個權利交給王全斌,幾乎等同于向天下人宣告,他與王全斌有半師之誼了,孫悅這所謂的白袍名將,也就有了師承。 畢竟,他名義上的老師趙普也是個文人,真正的授業恩師魏仁浦還是個文人,樞密院的文人就算在戰略上再怎么厲害,實際作戰中肯定跟那些真正的武人沒法比。 到時候,不管事實是怎樣,天下人都會認為,孫悅這一身打仗的本事,是王全斌教的。 如此一來,哪怕是單純為了德行名聲,孫悅也得對王家后人多多照拂,要知道這年頭文人如果沒有個好名聲,那是很難混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