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曹彬一聽這么大的生意人家說給四成就是四成,一時間心中也是非常歡喜,暗道這孫氏父子果然都是精忠報國之人,回去了一定要好好跟官家說說。 他卻不知,這燒結(jié)爐的造價隨著越來越熟練,是會持續(xù)走低的,事實上現(xiàn)在四十萬就已經(jīng)差不多了,而等到隔壁的小鋼爐建起來之后,十萬之內(nèi)拿下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 “曹兄,軍委入干股的話,等到二十四個爐子全都投產(chǎn)之后,每年坐收恐怕也超過千萬之數(shù),用這筆錢來養(yǎng)軍,應對撫恤和將士福利,縱使不夠,應該也相去不遠了吧。” “不錯,不錯,那用工呢?” “用工也還不錯,這還只是試生產(chǎn),就已經(jīng)是將近三千工人了,等真正投產(chǎn)之后這個數(shù)字最少還要翻幾倍以上,只是以洛陽如今的人口規(guī)模,光這個玻璃廠的招工,都有點捉襟見肘。” 曹彬聞琴音而知雅意,笑道:“明白你的意思,官家也早就考慮到了你們的難處,此次破南漢,除了降卒之外,亦有數(shù)萬工匠正在北遷,到時候都給你調(diào)來,另外南漢重商,豪紳巨賈無數(shù),官家的意思是凡家資巨萬者,必須也帶著家產(chǎn)北遷,然開封如今地價頗貴,也沒那么多空地方給他們蓋新宅,索性也都給安置在洛陽,想來,用不了多久就會到的,春哥兒啊,莫怨官家懲治你,他待你們父子,實則是極好的。” 孫春明點頭道:“曉得的,官家的恩寵我們父子二人始終都是記得的,不過復興洛陽必修漕運,這工程量著實也是不小,到時候還需要曹兄多多幫忙才是。” “那是自然,凡修河所需,但有吩咐義不容辭,官家對修河之事也是極為看中,特意派了大殿下為使,人力物力皆可隨意調(diào)派,官家說了,就是南唐不打了,也要先把這運河給修好。” 孫家父子笑而不語,官家修運河之決心他們自然清楚,但能不能真修的好,那又是另一回事兒了,至少據(jù)他所知北宋一百五十余年年年都有人提議修河,一直到靖康之變也沒見動工。 當然,這一方面是因為大臣們害怕遷都,舍了開封城里好不容易置辦的家業(yè)所以反對,另一方面,也是北宋重北輕西的戰(zhàn)略,關(guān)中對大宋已經(jīng)不再重要的緣故。 歷史上,楊廣修的這條運河從杭州一路干到了洛陽,又將洛陽與長安相聯(lián),真正做到了舉國相聯(lián),那時候的洛陽南連著蘇杭,西連著關(guān)中,實乃天下第一富裕之所在,而整個唐朝坐享隋煬帝的福利,幾乎就沒有過什么河運的工程,因為這貨一代人把后面十代人該干的事兒已經(jīng)給干完了,修無可修,只要定期清理一些泥沙就好。 不過隨著唐末的群雄割據(jù),唐朝就連清理泥沙這種事都不做了,而這種事,向來都是積重難返,等河道愈來愈淺,直至徹底干了之后,再修起來難度也就跟重開一條差不多了,也因此,沒了運河之利的關(guān)中漸漸的凋零,一蹶不振再也沒有了往日的輝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