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不過當這事兒寫成了折子傳到趙光義那的時候趙光義卻是很郁悶,你丫這么大的事提前倒是跟我商量商量啊,不帶這么不拿皇帝當干部的吧。 可是木已成舟,他又能有什么辦法呢?五代以來當兵的都當出脾氣來了,這事他要是敢否決,第二天這幫殺才就敢跑到開封城下跟他叫板,所以無奈之下他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轉眼又是半個月過去,韓崇訓所部提了兩萬來人,先一步出發了,出發那天孫悅為了避嫌還特意沒去相送,畢竟轉運使本質上是一文官,雖然這么多年下來已經很少有人能分清孫悅到底是文還是武,但該裝的樣子也還是要裝的。 選了個黃道吉日,取來自己純白色的駿馬,帶上百余個護衛,領著親愛的老婆與孫春明告別,又在青龍門被趙光美攔下敬了三杯酒水,孫悅這才施施然的上了路,一切舉止都十分符合一個文官應該干的事。 一路上好在也沒什么變故,沿途的一應知縣知府款待不斷自然不許去提,一馬平川的地形不疾不徐地趕路差不多一周的時間也就到了河-北境內,而他的速度不由的也開始漸漸放慢。 因為河北道乃是天下十道之首,那是很大的一個范圍的,也就是說沿途做經的州縣差不多都是他的管轄范圍,地方衙門再有招待他也不好推辭,相反還得詳細了解每一個縣每一個州的具體情況,在這個過程中,孫悅那強大的算學才能又被著重的提了又提,天下間甚至傳出了他一夜間處理四十卷公文三年沉賬的‘傳奇’事跡,讓天下人仿佛這才意識到人家孫悅本來也是特么的文人出身,而且還家學淵源,這執治政能力簡直強大到令人發指的地步,威望更甚三分。 畢竟是這以后也算是自家的地盤了,有宋以來雖然明面上地方的最高領導一直都是知府,或者說是節度使,可實際上自打有了轉運使這個官銜以來下面的地方官便紛紛受制,所以如果不考慮河-北道符家和天雄軍的話,孫悅實在已經是當之無愧的封疆大吏了。 因此,孫悅也沒著急直接去目的地,而是每到一處都盡心竭力的推銷自家的商業合作大聯盟,第一天見了官員之后第二天必然要見一見當地的一些豪商巨賈,然后親切地介紹韓德讓給他們認識。 于是很順理成章的,這些人最后都加入了孫家的這個商業協會,互通有無。有時候孫悅真的感嘆,在封建社會中,地方主官要做生意真的是比搶來的還快。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