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梅開二度-《直播鑒寶:大哥可真刑啊》
第(1/3)頁
謝寶坤對書畫非常了解,自然也看過金農的墨寶。
“筆筒上的字看似毫無章法,實則別具一格。點畫似隸似楷,亦行亦草,長橫和豎鉤都呈隸書筆形,而撇捺的筆姿又常常近于魏碑,分外蒼勁、靈秀。應該是金農的真跡無疑,那這個筆筒應該就是贗品。”
何仁搖了搖頭,“筆筒確實是明代的無疑。”
何仁緩緩開口,他給幾人解釋的說辭,也是他說服自己的過程。和剛才看那塊玉璧覺得假一樣,何仁看這個筆筒就覺得真。
所以他要把自己看到的東西都說出來,如果有問題,也好第一時間發現。
“這個筆筒上寬下窄,底座下系三足,明顯是一塊木料整挖而成,這種技法叫‘一木連做’,典型的明代技法,但多數用于家具的制作之中,用在筆筒上的例子不太多。”
眾人紛紛點頭,這些知識他們也聽說過,何仁說的沒問題。
何仁吸了口氣,繼續說道,“再看里面,筆筒壁薄,口平,和傳統的打挖方式不同,這是用工具一點一點鑿出來的。筆筒口的外沿部位起平整的寬邊,不同于清初常見的細線……通常認為這種技法起源于清朝,但在嘉靖時期便已經有了,這一點也沒問題。”
“前幾年國外成交了一件明中期的鑄銅筆筒,上鑄龍鳳紋,就是這個造型,這個筆筒應該是嘉靖時期制造的,年頭上應該沒什么問題。”
眾人沉默不語,何仁說的很有道理,但似乎還不夠,張諾問道,“如果刻意模仿應該也可以吧?我們都知道清代最喜歡仿造明代的東西……”
這倒是沒錯,清朝仿古之風很盛,不僅民間仿,朝廷也仿,同時也是造假的重災區,很多造假技法都是從清朝流傳下來的……
不過方明軒卻搖了搖頭,“筆筒是不是仿的我不清楚,可是黃花梨絕對是明朝的,看包漿確實有四百多年。只是這雕刻手法不太像……”
方明軒猶豫了半天,還是開口點破,只看筆筒的材料,確實像嘉靖時期的,但是雕刻手法不太像明朝的,反而更像清朝,他就是這一點看不太懂。
何仁眼睛一亮,方明軒的話提醒了他。
“方老,您看的沒錯,筆筒是明朝的,但是上面的畫和字則是清朝刻上去的。”
“嗯?”
眾人都是一驚,隨即恍然大悟。
這樣的話,就說得通了。
何仁越說越有信心,“金農最喜歡梅花,也擅長畫梅花,字是金農寫的,畫說不好也是金農所作!”
“啊?”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根河市|
噶尔县|
汽车|
云安县|
英吉沙县|
奉化市|
襄城县|
明溪县|
惠东县|
清丰县|
清新县|
吉首市|
泰顺县|
和田县|
鹿邑县|
灵璧县|
松原市|
呼伦贝尔市|
甘德县|
祁东县|
通化市|
龙山县|
连城县|
班玛县|
杭锦后旗|
景谷|
封丘县|
山阴县|
忻城县|
乌兰县|
金坛市|
南郑县|
呼和浩特市|
来宾市|
宕昌县|
乌鲁木齐县|
韶山市|
保定市|
榆树市|
嫩江县|
蒙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