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殺殺人讀讀書-《地師》
第(3/3)頁
游方眨了眨眼睛:“我想像不出來那是什么樣子,但應該還是我?!?
劉黎:“確實沒法去想像,只有進入那種狀態,才能體會其中的妙趣,你學過武功中內養的心法也有定坐的根基,但還沒有到達元神出現的地步。”
元神的概念無法用語言準確的去描述,劉黎用這種方式解構,游方隱約聽懂了一些。人的曰常思維隨著外緣與心念變化流轉不息,稱為“識神”,當識神退去之后,那種純粹的意識狀態就接近于所謂的“元神”。
人們在偶爾的靈光一現中可能捕捉到這種狀態,卻很難穩定的維持,也不能隨意的進出這種狀態。如果可以穩定的出入這種狀態,不論是采用了何種修證方法,都可以稱為“元神出現”的境界。
這并不等于意識世界是一片空白,元神自然的外感會衍生出很多念,是一種很玄妙的體驗。識神隨時變化,而元神清明純粹,所謂傷了元神,就是本該清明純粹的元神因為種種緣由,留下了種種痕跡或陰影,也會反過來影響到識神的感應和判斷。
比如沒有人卻看見了人,沒有聲音卻聽見了聲音,俗話說見鬼了、撞邪了,道理莫過如此。這種影響可能是短暫的可以自我調節克服,也可能是永久的無法磨滅。如果情況很嚴重,導致主體對外界客體做出錯誤的反應,那就是行為失控,這個人瘋了。如果在某種特定的刺激下行為才會失控,那就是間歇姓精神病。
劉黎用這種方式去解釋精神異常,倒也自成一家之說。聽完之后游方又問道:“我明白前輩的意思,請問如何調治我的元神之傷?”
劉黎吃了一口菜,淡淡一笑道:“最簡單的辦法,沒事再去殺殺人放放火,殺啊殺的就習慣了,說不定也就沒事了。”
這是什么餿主意,也太扯了!但游方明白老頭的意思,不論是心理醫生治療因某種強烈刺激導致的自閉,還是江湖郎中用喚魂術調治癡癥,都有一種強化刺激的喚醒療法,就是讓病人重新面對導致病因的那一段經歷,反復喚醒回憶走出自閉。
但這個法子對游方而言不太對癥,游方既不自閉也未成癡,只是打坐入定時受擾而已。反復的殺人有可能導致兩種結果:其一是元神之傷越來越重直致成為永久姓的病態;其二是反復錘煉,不受此刺激之擾。
這兩種結果是說不定的,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要看此人的資質與機緣。但不論是哪種結果游方也不可能去嘗試,誰會沒事去殺人玩呢?游方給老頭斟上滿滿一杯酒道:“老前輩,這可是入魔之法,能不能指點別的手段?”
劉黎呵呵笑道:“入魔之法?你可知何為入魔,須知不論哪門修行到關口都有入魔之憂,不瘋魔不成佛呀,就看你怎么過這一關了。但以你小子的根基,真正到這一關還早著呢,現在見識一下魔境之擾也不是壞事?!瓌e的法子嘛,也不是沒有,小游子,你識不識字?”
游方:“您這話說的,我當然識字。”
劉黎從兜里掏出一張皺巴巴的紙,應該是從哪本書上撕下來的,遞給游方道:“我早就給你準備好了,念念這上面的字?!?
游方接過書頁在桌面上抹平,只見上面豎排繁體的印刷字跡,正反面都有——
“行者既覺知魔事,即當卻之。卻法有二:一者修止卻之。凡見一切外諸惡魔境,悉知虛誑,不憂不怖,亦不取不舍,妄計分別,息心寂然,彼自當滅。二者修觀卻之。若見如上所說種種魔境,用止不去,即當反觀能見之心,不見處所,彼何所惱,如是觀時,尋當滅謝……。
若諸魔境惱亂行人、或經年月不去,但當端心正念堅固,不惜身命,莫懷憂懼。當誦大乘方等諸經治魔咒,默念誦之,存念三寶。若出禪定,亦當誦咒自防,懺悔慚愧、及誦波羅提木叉。邪不干正,久久自滅。魔事眾多,說不可盡,善須識之。
是故初心行人,必須親近善知識,為有如此等難事。是魔入人心,能令行者心神狂亂,或喜或憂,因是成患致死……取要言之,若欲遣邪歸正,當觀諸法實相,善修止觀,無邪不破。故釋論云:除諸法實相,其余一切皆是魔事。如偈中說:若分別憶想,即是魔羅網。不動不分別,是則為法印?!保ㄗⅲ捍硕纬鲎浴缎拗褂^坐禪法要》,原文較長,書中只是節錄。)
游方不解的問:“這是佛經嗎?每個字我都認識,連在一起就不太懂了?!?
劉黎用手指一敲桌面:“不是‘經’而是‘論’,認識字就行,我沒要你去詳解,更沒要你出家去當和尚,而是教你怎么讀書。你可知文武皆有道、皆有德,讀書也可養氣調神?”;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甸县|
尉氏县|
柳江县|
沂源县|
康马县|
克山县|
习水县|
汉中市|
郴州市|
新密市|
宁安市|
昌都县|
龙井市|
赤壁市|
仪陇县|
沙湾县|
周宁县|
徐闻县|
班玛县|
芜湖县|
岳西县|
海阳市|
济源市|
罗田县|
衡水市|
沧州市|
江安县|
灵台县|
沙洋县|
四平市|
灵川县|
拜泉县|
大厂|
额济纳旗|
康定县|
澎湖县|
宝坻区|
临西县|
罗甸县|
安仁县|
磐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