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章、我不攔著你-《地師》
第(1/3)頁
劉黎一怒之下找到馮敬要清理門戶,但畢竟是自己徒弟啊,面對痛哭流涕認罪悔過的馮敬,他有些下不了手。轉(zhuǎn)念一想,徒弟有錯師父也有責任,他自己跑到青城山逍遙自在,卻對剛剛學成功夫闖蕩江湖的馮敬疏于管教。劉黎心一軟,打消了殺人的念頭,只打算廢了馮敬的功夫,他正準備動手,卻突然出了變故!
劉黎一生精似鬼,從來都是他暗算人,沒有人能暗算他,槍林彈雨闖過來都毫發(fā)無傷,但萬萬沒想到會中了徒弟的暗算,再精明的人也有疏忽松懈的時候。本來借馮敬十個膽也不敢對師父動手,可暗中另有一位高人指使,此人就是尋巒派掌門陸文行。
陸文行與劉黎之間早有嫌隙,他的身份當然不僅僅是尋巒派掌門,他在世面上是做航運生意的。在抗戰(zhàn)末期,鬼子從占領(lǐng)區(qū)運送壯勞力到東南亞一帶當勞工苦力,而陸文行居然連這種生意都接。劉黎獲悉后曾放出話來——遲早要剁陸文行一條胳膊加一條腿,讓他知道什么叫手足骨肉分離。
當代地氣宗師的威名不小,陸文行聞訊后也就收手了,后來還帶領(lǐng)尋巒派的高手在臺灣海峽幾次伏襲鬼子的商船,受到過南京國民政斧的嘉獎,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但陸文行與劉黎私下里的梁子就此結(jié)下了。劉黎沒有真的去找陸文行,但是后來也沒把話說清楚——那一條胳膊和一條腿到底剁不剁了?一直沒有明確的下文。
就在劉黎查探馮敬行止的同時,陸文行先行一步找到了馮敬,威逼利誘密謀了很久,指使他暗算劉黎,而自己在一旁協(xié)助,兩人聯(lián)手趁劉黎不備定然能成功。
這兩人最終決定動手,一方面因為陸文行與劉黎的私怨,另一方面馮敬也害怕師父不會放過他。但還有一個原因恐怕是最重要的——劉黎太有錢了,而且不是一般意義的有錢,說他是渝城首富也不為過,只是一般人不清楚,馮、陸二人卻是知道底細的。
當時的劉黎,要黃金有黃金、要美元有美元,收藏的珍貴文物、字畫古玩、金玉珠寶無數(shù)。這些普通人眼中的財富還不算,身為一代地師,他還擁有各派風水秘訣,各種珍奇的法器與寶物。僅舉一個例子就足夠誘人:靈姓不亞于秦漁的古傳煞刃,老頭手里至少有七、八支。
劉黎年輕時雖然風流,尋花問柳的事情沒少干,但由于種種原因陰差陽錯一直沒有成家,也沒有子嗣。外人不清楚劉黎的身家,但他對唯一的傳人馮敬毫無隱瞞與保留,在渝城的時候,很多事情包括賬務(wù)與財物都交給徒弟去打理。他曾對馮敬說過:“我本出身豪門,后來所得的財富也將取之于國用之于國,不是屬于我自己的。而你不要指望這些,我只會傳給你下一代地師應(yīng)有的東西。”
假如劉黎未及處置后事就突然死了,世上能動用這一筆龐大財富的人就是馮敬,如何令人不動心?而陸文行幫著馮敬暗害老頭,能得到的好處就太多了,事后他想要什么,馮敬也不敢不給。
劉黎正準備動手廢了馮敬,神識忽有警覺立即轉(zhuǎn)身拔刀,恰好發(fā)現(xiàn)陸文行于背后行刺,兩人斗在一起。馮敬一見這個場面,也豁出去從地上跳起來猝然發(fā)難……結(jié)果他們還是小看了一代地師的真功夫,劉黎當場殺了馮敬,陸文行身受重傷逃走。
劉黎自己也身受重傷,但他已經(jīng)紅了眼,拼著將來傷勢難愈也不調(diào)治,一路馬不停蹄追殺陸文行,一點喘息的功夫都不給。兩人都受了重傷,假如陸文行回轉(zhuǎn)身來放手一搏,鹿死誰手尚未可知,但他卻被老頭嚇破了膽,一路只顧逃竄。
從江西武功山一直追到直隸河間府,陸文行突然失蹤了。而劉黎也傷勢發(fā)作難以支持,倒在滄州一家客棧中起不了身。一位路過滄州恰好也住在這家客棧的中醫(yī),給劉黎看了病,醫(yī)道高超救回了劉黎一命。那名中醫(yī)名叫何清,就是何遠之的祖父。
從此之后劉黎有些心灰意冷,就像當年的風水大俠賴布衣一樣,散盡家財浪跡天涯,金玉珠寶、各種珍奇器物送的送、捐的捐,也都沒留下。
說到散盡家財,劉黎轉(zhuǎn)過身來特意看了一眼游方,見游方已經(jīng)張大嘴聽的出神了,并無特別的反應(yīng)。他喟嘆一聲,一手托起古劍秦漁道:“我得謝謝你,終于讓我得知陸文行的下落。”
游方這才回過神來,問道:“這件事,您老一直都沒有對人提起嗎?”
劉黎點頭:“是的,我從來沒有說過,陸文行畢竟是一派掌門,事關(guān)整個尋巒派的江湖聲譽,我殺了他本人也就罷了,不欲大肆宣揚。再說我后來一直沒有找到陸文行的下落,死無對證的事情,也就沒有與人提起。要不是你今天拿出了尋巒玉箴與秦漁,這個秘密我也不會說。”
游方又問道:“您剛才提到了尋巒派的傳承來歷,但聽前輩的講述,您的歷代地師的傳承,似乎不是某個門派的宗主,甚至無派系可言?”
劉黎的表情有些傲然也有幾分苦澀,他反問道:“小游子,你雖未交待過自己的來歷,但我能看出來,你一定有江湖風門的出身,且所學頗為駁雜。……你可知道自古風水堪輿之學,祖師爺是誰?”
游方答道:“晉代郭璞。”
郭璞,字景純,河東聞喜(今山西省)人。既是文學家和訓詁學家,又是道學術(shù)數(shù)大師和游仙詩的祖師。《太平廣記》卷13記載他“周識博物,有出世之道,鑒天文地理,龜書龍圖;艾象讖緯,安墓卜宅,莫不窮微,善測人鬼之情況。”
歷史記載頗為傳奇,此人博學有高才,曾注《爾雅》、《三蒼》、《方言》、《山海經(jīng)》、《楚辭》、《穆天子傳》,又著《游仙詩》、《江賦》等文學作品,被稱為文學家、神仙家、訓詁學家。郭璞撰有《葬書》(亦稱《葬經(jīng)》),全面論述了風水術(shù)的理論與實踐,奠定了傳統(tǒng)地理堪輿的基礎(chǔ),因此人們又稱郭璞為風水鼻祖、堪輿宗師。
劉黎點了點頭:“郭景純博才廣藝,精江湖各門之學,被尊為風門始祖也不為過。但如今各派地師實用之術(shù),由何人集大成而開創(chuàng),開枝散葉乃有今曰地理風水之法?”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集县|
麻阳|
富源县|
广汉市|
大安市|
江油市|
且末县|
乐清市|
洛宁县|
千阳县|
论坛|
塔河县|
江川县|
蒙自县|
牡丹江市|
沂南县|
长沙县|
广昌县|
深圳市|
东莞市|
望城县|
林州市|
荆门市|
霍山县|
洮南市|
台东市|
大渡口区|
河南省|
芮城县|
越西县|
石台县|
文昌市|
清镇市|
奈曼旗|
九龙城区|
清新县|
融水|
冀州市|
江陵县|
博客|
洛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