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一章、真正的寶地-《地師》
第(2/3)頁
熱議了半天,他們才想起轉身詢問游方在墓室中的經過,言語之中甚至隱含著責怪之意,這么大這么珍貴的器物竟然就這么很隨意的單手拿著爬上來了。就算力大驚人能拿得動,哪怕在運輸過程中不小心有一點輕微的受力形變,也會對國寶造成巨大的損失。
游方也不分辯什么,只是笑著解釋道:“不好意思,我也是太激動了。”
池木鐸問道:“下面還有什么,你怎么待了這么長時間,是將這株建木復原了嗎?這也太冒險了!”他看出來了,這株青銅建木的樹枝是可以拆卸的,但是在墓室中徒手將它拼裝起來,確實是冒著損毀文物的風險。
游方搖了搖頭:“我沒有復原,它本來就是這個樣子。那下面不是墓葬,而是安放建木的祭壇,里面是空的沒有別的東西。……我待了很長時間,是因為做了一個很奇怪的夢,關于這件東西的歷史,你們想不想聽?”
江霞飛湊過來抓住游方的胳膊問道:“是現場幻覺嗎,你碰到神秘現象了,快說出來聽聽!”
游方:“想聽故事,就都坐下。……池所長,那兩柄劍上的銘文,你認出來了嗎?”
池木鐸略顯慚愧的答道:“認識一個楚字,另外兩個字能認識但不敢確定,還有一個字沒見過。”
游方:“我現在卻知道了,雄劍上刻的是‘楚陽’,雌劍上刻的是‘南姒’,很有意思,這個地方如今就叫楚陽鄉。這兩柄劍是這個部族世代流傳的象征守護器物,歷代由一男一女兩人執掌,他們都是部族中的祭司……”
游方簡要講述了這個古老部族的故事,最后說道:“那一左一右的陪葬墓留下的痕跡,其實是一個遠古的儀式,那些人在離去之前,希望將這樣已消失的世系傳承歷史連同他們的圣物一起留下來,告之后人。……池所長,你寫發掘報告的時候可以把這個故事寫進去。”
池木鐸微微皺了皺眉:“這有點像臆測,不好解釋呀。”
游方:“這是傳說,更能夠增添文化古跡的感染力,龐培古城的故事,吳屏東教授沒有講過嗎?墓室中還有殘存的壁畫,也是珍貴的古跡,你可以親自下去看看,記錄的就是這些信息,可惜上半部分已經損壞了。”
江霞飛笑道:“除了考古報告之外,可以再寫一部文學作品了,真是不錯的題材。”
池木鐸若有所思道:“徐凱,你是說這座山谷在兩千多年前被掩埋了,我們如今看見的地形,比當年抬高了近百米?”
游方:“是啊,你這一陣子就沒做探測嗎?”
江霞飛接話道:“怎么沒有,在谷地里下探鏟,鏟桿都放到頭了,打了十幾米深還是積土層,根本見不到底部基巖,這在我們這一帶山區簡直是不可思議。……本來我們是在野地里下鏟,讓村民看見了還要敲詐五百塊錢呢,說我們把莊稼地挖壞了,幸虧我是本地人才沒讓他們敲詐著。”
張人云也解釋道:“這個現象確實比較少見,山區可不是關中平原。”洛陽鏟在積土層較厚的平面地帶用處比較廣泛,但在這種山區做大面積探測,往往一鏟子下去就能碰到巖層,作用受到了很大限制。
游方眨了眨眼睛又問了一句:“你們看今天的費居村,生活條件如何?”
鐘毅:“風水寶地呀,當然不錯了。”
江霞飛:“話也不能這么說,這片山谷容易內澇,種莊稼收成不好。但這個村子歷來豐衣足食沒問題,出去打工的人都不多,而且周圍山中特產很多,完全可以發展多種經營,夠這個村子開發的。如果把路修好了,想富起來真不難,比周圍村莊的自然條件好多了。但是他們這些人懶而且貪,不愿意那么辛苦投入,盜墓發了財連路都不修,唯恐別人進山太方便發現了他們的非法勾當。”
池木鐸沉吟著插話道:“根據考古結論,看這一片墓葬留下的信息,在兩千多年前此地非常的富足,不僅農耕發達,而且手工業水平也相當高。我在墓葬里發現了紡織品留下的痕跡,看那么細的紋路不可能是棉或者麻,只能是絲織品,精美的讓人窒息!”
鐘毅也接口道:“進山谷的那一大片桑林,很可能就是古人種的,有桑才有絲,但是現在廢棄了,這些村民根本就沒有想到再去利用,多好的條件。唉,南楚的絲織工藝如今恐怕也失傳了很多,但愿這一次考證能夠重新發現一些,看看以現代技術能不能利用并改進。”
張人云在一旁問道:“不對呀,難道在兩千年前,這里就不遭水患了嗎,怎么適合發展農耕,形成當時的積累?”
游方伸手在地上畫了個圖樣:“在兩千年前這里可不是如今這般面貌,至少大部分時間可以旱澇保收,千畝良田能種的不僅僅是莊稼,而且到了現代,周圍山上的經濟作物也很多,價值不比這片山谷差。……在這里有兩條溪流,最上方還有人工的堤壩,是最古老的水利工程。”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山县|
遵义县|
峨山|
崇州市|
绥芬河市|
平陆县|
罗定市|
马边|
承德市|
郓城县|
保靖县|
宜兰市|
东辽县|
陆河县|
宕昌县|
阿合奇县|
神池县|
南木林县|
金平|
灵武市|
蓝田县|
扶沟县|
湛江市|
东莞市|
宁阳县|
宜春市|
北安市|
松潘县|
德化县|
衢州市|
涞源县|
垫江县|
灌南县|
尼木县|
中方县|
依兰县|
墨竹工卡县|
西乌|
武宁县|
宜阳县|
中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