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六章、我不是林沖-《地師》
第(3/3)頁
游方從額頭到腳面掃了對方一眼,仔細打量著這位小販,就像一位長逛文物市場的淘寶者,微皺著眉頭以矜持的語氣問道:“這東西哪來的,劍鞘又是怎么回事?”
小販壓低聲音道:“修房子挖地基挖出來的,裝在一個木頭盒子里,盒子已經爛了,這把劍還挺好的,劍鞘是后配的。”
游方:“你想賣多少錢?”
小販的眼珠子瞟了瞟了兩邊,湊近了張開一只手道:“這把劍可特別了,夜里還會哭呢,是相當值錢的寶貝,你既然識貨,我就給你個實在價。我正在做筆生意缺五十萬本錢,這把劍就賣五十萬!”
五十萬?游方心里咯噔一下,突然想到了一種可能,與一個著名的古代故事有關。《水滸傳》第七回“花和尚倒拔垂楊柳,豹子頭誤入白虎堂”中,林沖逛街偶遇有人出售軍器,花非常便宜的價格買到了一把寶刀。
《水滸傳》中描述的情景與現在的場面很類似,當時林沖正在與魯智深逛街,有人在街邊賣刀,卻故意只盯著林沖這個“識貨人”,明明是一把寶刀,林沖用區區一千貫就買到手了。再看后面的情節,這把刀其實是個誘餌,是高衙內等人陷害林沖布下的一枚棋子。
小販的要價倒底是高了還是低了?這很難說,因為古董的價格根據品相的不同差別很大。別看現在明清瓷器和古代名家字畫行情那么火熱,基本上都是刻意炒出來的,像這種古兵器,如果是品相不太好的,在行內恐怕也只能賣個幾千塊。
這把短劍保存的相當完好且品相不凡,真要出個內行價的話至少應該是十來萬,雖沒有外行人想像的那么夸張,但已經很不錯了。其實這種東西的交易,主要還是看買賣雙方互相的心理價位與出價、叫價資本,成交價并不確定,從幾萬到幾十萬都有可能。
要價五十萬,自然是高的離譜了,外行人不認識,內行人也不會買。但這柄劍可不是普通的古董,它是一把有靈姓的煞刃,比同樣年代、同樣品相的短劍可要值錢多了,就看你識不識貨。假如是靈覺敏銳的收藏家,或者是掌握秘法的高人,碰見了是絕對不會放過的,五十萬要的相當低!
若是在別的地方,比如在潘家園古玩市場看見這把劍,游方無論如何會想辦法買下來的,五十萬?心里都不帶還價的!唯一擔心的就是怕賣貨的老板發現可疑的破綻,反悔不賣了。
這世上所謂的無價之寶,只要能放到市場上交易,其實都是有價的,就看買賣雙方的意愿。就游方而言,他絕對愿意花一百多萬,只要不超過二百萬他都會很痛快的把這柄劍買下來。至于更高的價格,倒不是說這把劍一定不值,而是他承受不起了。
但此時的游方卻很謹慎,已經對這個小販起了疑心。在這個地方攔住路人兜售的東西,通常都是不會超過五十塊的廉價工藝品,誰會花五十萬在這里買東西?唯一看似合理的解釋,就是此人是附近的居民,不懂古董的行情與講究,真的是挖地挖出來寶貝,跑到風景區門口這外來人員以及有錢人貌似很多的地方試試運氣。
但游方顯然不這樣認為,這小販拿著一把有靈姓的煞刃,那么多人誰也不找,偏偏攔在了自己前面,而且報了五十萬這個高的離譜又低的驚人的價格。假如就當作一般的古董,自己當然不會買,假如是秘法高手,碰見這種事等于天上掉餡餅,就算小販不愿意賣,他也一定會設法買到手的。
這人非常有可能在試探他啊!這柄有靈姓的煞刃,便是投石問路之石。
假如真是這樣,這小販是在試探他還是在試探他們這些人?誰指使的、目的何在?小游子一轉念間就想到了這么多,表面上卻不動聲色,露出既感興趣又覺得很不值的表情道:“五十萬,你搶錢呢?最多最多,頂天了也就值五萬塊!老鄉,我可告訴你,你今天是遇到內行了,我們家就是在燕京潘家園做古董生意的!”
游方這個價報的可真狠,這把劍就算在潘家園行內交易,少說也值十來萬。但有一點,此時此地,這件東西來歷不明,買回去之后還要費一番功夫處理,這是壓到了行內收貨的底價。別以為鑒定證書、什么地方出售、配套的交易發票這些東西不值錢,那也是古董價值的一部分。
假如這把劍放到紐約玉翀閣,由薛奇男這種國際知名專家點頭鑒定一下,從那里出貨,賣個十萬美金恐怕也沒問題。但在李莊風景區的大門口,從一個鬼鬼祟祟的小販手里買,假如對方也是內行的話,就明白游方這是一口把價給叫死了。
游方報出這個價,顯然意味著他認為這是一柄真正的古劍,但另一方面,也完全沒有把它當作一柄有靈姓的煞刃來看。
**
(未完待續)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裕民县|
冕宁县|
前郭尔|
石阡县|
临夏县|
三江|
张北县|
绥宁县|
乡城县|
怀安县|
图们市|
德保县|
北京市|
阿尔山市|
民勤县|
石家庄市|
武宣县|
定陶县|
进贤县|
苍南县|
南汇区|
安图县|
灵寿县|
麻栗坡县|
贡嘎县|
普定县|
新干县|
尤溪县|
行唐县|
稻城县|
涟水县|
嘉义县|
邮箱|
聊城市|
阜康市|
遵义县|
金山区|
彰化县|
沈丘县|
山阴县|
绵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