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事先,芳華的演出海報就已經刊出,剛剛發生的戰爭,古老國家的現代戲劇,吸引了大量的東京市民前來這所學校觀看。
對于陌生的中國大學生戲劇演員,日本的大學生也投以關注的目光,開演前半個小時,禮堂里已經擠不下腳了。
芳華?
黃政民還是如約來到現場,他的手里是是芳華的本子,不過,名字翻譯成韓語,變成了青春。
在燈火輝煌的池袋和下北澤,每晚都在上演不同的故事,不同國家的大學生用戲劇表達著他們的感受。
可是戲劇人的生活真不是他們所表演的那樣,貪嗔癡傻嬉笑瘋狂,曲終人散后的寂寥,才知道臺前之所以璀璨,皆是因為幕后。
追光追不到的地方,才是真正的舞臺。
黃政民來到臺后,第一眼就看到了江潯,筆直地站在臺邊。
“哦,他已經在這里站了半個小時了?”聽到志愿者介紹,黃政民心里說不出什么滋味。
這是對自己的要求,這是對戲劇的尊重。
當看到江潯出現在舞臺上,他突然問志愿者,“他當過兵?”
在江潯的身上,他看到了士兵的影子。
“沒有,他是大學生,”志愿者回答得斬釘截鐵,“我們戲劇節,不準不是大學生的人參加。”
哦,一個人不是刻意去演,就是一個簡單的站立走路的姿勢,就能把人物的靈魂給表演出來,這讓黃政民不可思議地搖頭。
文工團員,伐木連副連長,板兒爺……劉峰的人生大起大落,看著江潯喝著酒舔著棒棒糖,黃政民一言不發。
短短的四幕話劇,他就演了三個角色,這真的不可思議。
他想到了他的父親,那個為生活而奔波勞碌了一輩子的人……
他的眼圈濕潤了。
說起來,與歡迎來到東莫村相比,兩劇前半部分,基調都是輕松的,后面一個激烈,一個沉重,兩人的表演卻是截然相反,他的表演前面是沉重,后面是輕松,或者說是釋懷。
而江潯,前面是歲月靜好,后面是人世的沉淪……
舞臺上,謝幕了。
臺下起初還在沉默著,接著就爆發出狂風暴雨的掌聲。
日本人對這種大起大落的人生尤其欣賞,在對暴風激流里挺立的主角也相當尊重,所以,日劇才有大河劇的問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