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儺戲-《女配覺醒后,各家各門有難了》
第(1/3)頁
宣夏余光已經瞥到周時清,干脆轉頭看他。
周時清就那么一聲不吭的看著她,也不知道在較勁什么。
她自然而然的開始解釋:“儺戲就是儺舞,也叫鬼戲。”
一聽“鬼戲”兩字,周時清下意識地皺了下眉。
覺得這名字不怎么吉利。
宣夏繼續道:“儺戲主要是祭神、祈福、驅鬼、逐疫這一類,你也可以理解為它就是個祭祀活動。商周時最為盛行,大的有國儺、大儺,而后便是民間的儺戲。”
“儺戲的精髓大概就是面具了。按照儺戲的不同內容,主持儺戲的人會佩戴不同的面具。”
“像什么青面獠牙的鬼神呀,野獸啦,黃金四目啦等等。戴著這樣的面具跳舞,或許你有見過也不一定。”
周時清略略露出恍然的表情。
戴著奇怪的面具跳舞,那他確實曾見過。
但他從沒了解過,原來那是有講究的,那叫儺戲。
有了這一通解釋后,周時清再看宣夏的眼神變了變,連帶著臉色也晴霽了許多,不再像個叛逆兒子。
張導游也適時的夸贊宣夏:“美女真是太厲害了!懂的真的很多。”
宣夏對張導游說:“你還是叫我名字吧,我叫宣夏。”
張導游突然想到,他們這些藝人好像都喜歡稱呼老師,于是他也跟著改口,“好的,宣老師。”
宣夏:也行吧。
張導游好歹是干導游的,也是有眼力見的,這會兒已經知道周時清不懂儺文化,于是接過宣夏的話尾,繼續向周時清解釋。
儺戲最早可以從上古時代說起,那時候是儺祭,主旨是為了逐盡陰氣為陽導,使陰陽有序,天地和順。
再說宣夏剛提到的面具,主持儺戲的主演多為家族世襲,所以所用到的面具也世代相傳下來的,面具的材質也多,但大多以木質為主,少數也有絲質、紙質。
此外,儺戲也與道教的大醮科儀有相似內容,分了開壇、開洞和閉壇。開壇和閉壇是迎神送神的法事,開洞就是儺戲開演了。
宣夏跟著點頭,她能知道儺戲,正是因為有這個原因。
張導游解釋了一堆,嘴巴也說干了,便打住不再繼續往里細說。
最后以一句,“這次我們能看到的是儺神戲”做了結尾。
或許是儺戲的知識點征服了周時清,接下來的時間,周時清相對比較乖巧,沒再人嫌狗厭。
***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宁省|
巴彦县|
西青区|
蚌埠市|
彭泽县|
喀喇|
西乌珠穆沁旗|
云南省|
红安县|
门源|
怀仁县|
大英县|
昌黎县|
施甸县|
安溪县|
桓仁|
珲春市|
浦北县|
昌邑市|
渭源县|
苍山县|
西畴县|
马山县|
龙游县|
沧源|
江孜县|
玉门市|
科技|
那曲县|
离岛区|
余干县|
宝山区|
红原县|
仙游县|
双辽市|
鄯善县|
微山县|
济宁市|
白银市|
文水县|
定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