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樣的事情,想想都覺得很不可思議了。 陶筱芫之前提到過,希望能夠找機會讓陶瑞良他們都去翰辰書院讀書學本事,沒想到,這么快,他們家就變化這么大,而這一些事情,也可能會很快實現(xiàn)了。 陶筱芫的變化非常大,家里的變化也非常大,讓他們一家人都需要重新來調(diào)整適應(yīng)了。 說起來,在去翰辰書院讀書的這件事情上,陶成楷一直都很心疼大孫子陶瑞良。 陶瑞良很聰明,但因為是長孫,從小就知道要承擔起責任,照顧弟弟妹妹們。 因為家里的條件很有限,陶瑞良當時就說了喜歡打獵,不喜歡去翰辰書院受約束的,這才將去讀書的這個機會,直接讓給了二孫子陶瑞禮。 為此,陶瑞良一直都裝著很無所謂,對讀書不感興趣的樣子,并一直繼續(xù)努力地在種地打獵,希望能夠多賺一些銅板銀兩,好繼續(xù)供應(yīng)陶瑞禮在翰辰書院的生活學習等各項所需。 但陶瑞良原本暴躁的脾氣,在慢慢變得沉穩(wěn)沉默下來,這樣的變化,陶成楷一直都在留意著,真的非常心疼。 每一次,陶瑞禮從翰辰書院放假回家,一家人都跟著陶瑞禮學習認字的時候,陶瑞良還是會在表面上裝著無所謂,不太愛學習的樣子,還會特地去郁云山那里打獵,以便鞏固自己喜歡打獵的形象。 但私下里,陶瑞良卻是一直在在默默地用功,把每一次陶瑞禮教的字,都仔仔細細反反復(fù)復(fù)地寫,用柳枝條或是住條子在地上自己寫,就是希望能夠靠著這樣子暗中的努力,也跟著能夠讀書認字,彌補一些遺憾。 這樣子的事情,陶瑞良一直都是一個人暗中做的,也就被陶成楷注意到幾次。 家里人雖然知道陶瑞良應(yīng)該也渴望著能夠去翰辰書院讀書,但鑒于陶瑞良的表現(xiàn),家里人并沒有拆穿,更不知道,陶瑞良在私下里會這么的用功。 這樣的大孫子,讓陶成楷越發(fā)的心疼,越發(fā)的愧疚。 二孫子陶瑞良呢,身上背負的壓力也不小,但畢竟是得到了機會,一直都在努力,并靠著給其他人抄書寫字作畫這一些來賺點銀兩,維持自己的開銷,并盡量補貼家里。 因為一個人背負著這么大的壓力,陶瑞禮同樣付出了許多了。 陶成楷理解這一些,也在想辦法做出改變,但之前一直都沒有什么好辦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