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詞宋看了寧平安一眼,隨后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韓先生,我對這位堂兄了解的并不多,那位黑衣青年我也不認(rèn)識,但至少我可以確認(rèn),他不是我們顏圣書院的學(xué)子。” 聞言,韓衍也只是微微點頭,他只是隨口一問而已,并沒有想著從詞宋這里得到答案。 “說起來,那個青年身上的帶著王道之氣,我年輕時學(xué)過一些道家的觀人之術(shù),他命格中王氣熾熱,可以說是天生為王。而且。。。” 韓衍沒有繼續(xù)說下去,只是帶著一絲奇怪的表情看著詞宋幾人。 “韓先生,有什么話但說無妨。”詞宋看出了韓衍眼神中的古怪,便開口說道。 “沒什么,我只是在想,若是這樣的人生在王侯世家,那真是一大幸事。”韓衍笑著對眾人解釋道。 詞宋只是微微點頭,輕聲道:“或許吧,畢竟天下諸侯分離,文不同字,量不同衡,車不同軌,馬不同蹄,言語不同,各自如一國,是天下憾事。” “哈哈,小友這話說得好啊,天下諸侯分離,各自為政,的確是讓人遺憾,若是有一國真的能夠終結(jié)這亂世,就算這一國不是我韓國,也是極好。”韓衍撫須而笑。 “至少,天下歸一,人族便可一心而行,屆時天下人便可一同抵擋異族之禍。” “老師,我等也都是如此想,只是這天下紛爭,都需要一個契機去改變,而我們這些年輕弟子,現(xiàn)在能做的,便是提升自己的學(xué)問,早日為所在學(xué)派,為所在諸侯國出謀劃策,盡綿薄之力。” 商無量也開口說道,如今這天下,韓國的處境也是最為尷尬的,雖軍事強盛,但礙于國土實在太少,無法發(fā)揮出全部力量。 而早年之時,商無量先祖,法家商鞅曾在韓國不被重用,便前往大梁,輔佐當(dāng)時的梁王,實施變法,最終使得當(dāng)時大梁國力一躍為七國頂尖,雖然最終商鞅的結(jié)局不好,但商鞅變法的確憑借法家之道,為大梁做出了巨大貢獻(xiàn)。 其實各國都在學(xué)習(xí)法家之道,但真正能將法家精髓運用的國家,除了大梁與韓國外,再無其他。 “韓圣有云: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可如今天下,皆以儒家之學(xué)治國, 只是儒家以德治國,無法起到真正的作用。如今天下諸侯,皆因儒家之學(xué),才會使得天下紛爭不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