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戰氣】:23縷(一縷等于一萬絲) 【技法】:刀法(一劫真意)、箭術(大成)、槍法(大成) 【戰力】:超凡 “紫色模板,倒也符合張遼在歷史上的地位?!? 張遼的屬性并沒有超出劉燁的預料,唯一讓他意外的是,張遼竟然還修行了兵家之道。 現在主流的文道修行法門是儒道,等級也是按照儒家的法門進行劃分。 只不過在百家爭鳴時期,各家有各家的分級方式。 文道下三境倒是差不多,都是積累文氣的階段。 唯有到了中三境,才開始各行其道。 其中儒家講究三不朽,也就是立德、立功、立言。 只是德行這種東西太過抽象,儒家也從來不主張一味的修德,遂改為立命。 主張自強自立,有點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意思。 不得不說,西漢之前的儒家,還是挺可愛的,一切都是從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才開始變味。 各種篡改圣賢文章、曲解圣人之意,玩得那叫一個花。 沒辦法,外部一個能打的都沒有,那就只能內斗了。 咳咳,扯遠了。 說回兵家。 兵家的中三境則為兵法之道,即兵陣、兵勢、兵魂。 不過關于兵家修行法,劉燁也只是在【文道修行全解】上看過一鱗半爪。 至于具體如何修行,他一無所知。 但有一點劉燁可以肯定,那就是率領士兵作戰的張遼,才是完全體張遼。 兵陣一開,戰斗力絕對蹭蹭往上漲。 “你來了?!? 耳邊的聲音打斷了劉燁的沉思,不知何時,張遼已經走到跟前。 “屬下見過統領大人?!? 劉燁拱手行禮。 在這里,可就不能稱呼張大哥了。 “免禮,我正好打算找你?!? 張遼擺了擺手。 “不知大人有何吩咐?” 劉燁面露疑惑。 “根據前方斥候來報,蠻族十萬大軍距離雁門關已經不足五十里?!? “不過蠻族騎兵已經率先抵達,約莫三千騎。” 說到這,張遼看向劉燁。 “大人的意思是……主動出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