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也是看過歷史書的人,知道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故事。 他覺得這個階段與那個階段大差不差,不管現在怎么斗知識分子,以后還得用人家。 這是歷史發展所需。 有了許琳的這條消息,他已經知道自己對那些人的看管還能再松一松,當然了,這都是暗處的松。 明面他可不敢表現的太過,傳出去會惹禍。 哪怕他家里的背景不錯,也不能太出挑。 投桃報李,王發財也講了村里的事。 村里其實也沒大事,東家西家短的這種事大隊長也不屑傳,扯舌頭那種事是娘們干的。 于是王發財便講了開荒的事,再就是春耕的活,拉糞撒糞的活雖然臟,但是工分高。 村里的壯漢們搶著干,知青們也有一兩位搶著的干的,其他人都不愿意干這活。 王發財忍不住抱怨一句。 “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多想讓知青干拉糞撒糞的活呢,他們不知道這活搶手著呢。 以往想安排知青干這活,也是想照顧一下他們。” 為什么照顧那些知青?還不是擔心他們把自己餓死。 “其實開荒的活雖然重,但是工分也不低,就是吧,你得下力氣。” 王發財說到下力氣就扯了扯嘴角,他們大隊的村民能拿十個工分,知青只能拿六七個。 知道的是大隊一碗水端平,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對知青有意見呢。 最重要的是知青的活干的還不怎么樣,一點也沒村民干的好。 想想王發財都來氣,本想吐槽幾句,突然想起身后坐著的也是位知青。 許琳全當沒聽懂王發財的意思,對下力氣干活這事吧,她沒意見,但是她不會下力氣干活的。 因為她不缺糧,也不缺錢。 兩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很快王發財又扯到了知青院,頭大的說道: “你知道嗎?別看你只離開知青院幾天,你們知青院可熱鬧了,那個叫秦芳的知青可真能鬧騰啊。” 那句感嘆真是拐出了十八道彎,如果許琳探頭看看,還能看到村長臉上精彩的表情。 “她又干了什么好事兒?”許琳問,她來了精神。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