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佛陀難道今朝悟得了無上佛理? 而后想要找儒家亞圣崔御談經(jīng)論道? 這時的周嫦稍稍明白了佛陀此舉背后的意義,攫取儒道氣運,打壓儒家,進而入主中洲。 “遵命!”周嫦不作它想,她撐著疲弱的身體拱手執(zhí)了個佛禮,恭敬地退出了大雄寶殿。 而在殿中深處的佛陀一雙老態(tài)眸眼一開一合,仿若休憩。 在佛陀看來,此次擺壇,已是必成,他想要攫取的則是江言身上的遠古氣運,只有它,才能讓他勘破人道的穹頂,踏入仙道,至此成為末法時代蒼界唯一的仙人。 佛陀天人交感,自感壽將正終,再過十年,這具身體將會消亡于人世間,凡人踏不過那道仙凡之別,終究是壽命有數(shù)的螻蟻。 在佛陀原先的預(yù)想之中,五年之后,他將會和儒家的亞圣崔御開壇論道,在那一次中,儒家的氣運將會受到空前的打擊,這其中還包括崔御的性命。 但這一次,佛陀覺得作為遠古大能轉(zhuǎn)世的江言比儒家亞圣崔御還重要一些。 攫取遠古大能的氣運,跨越人境桎梏,這是佛陀此舉的目的。 當(dāng)然對于佛陀來說,開壇一事并不是修為高絕就能決定的,它還需要對大道的參悟。 即便江言覺醒了遠古的記憶,那又何妨? 遠古的大道感悟又如何能參透末法時代的蒼界? 大道之爭,自古以來就是你死我活。 乾寧城。 此時剛從大乾王朝的天牢走出的江言忽然間似有所感看向了晴空萬里的天穹處,這時他的耳邊傳來一道蒼老之聲:“江言,上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