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以往的佛陀對待他們的方法很簡單,殺。
但如今在天道場域之中,佛陀并不能暴起殺人,只因這是他自己先前牽引出的天道場域,連他自己都需要遵守其中的規則。
而佛陀所將要使用的方法很簡單就開壇,用時間去消磨江言身上的銳氣,進而攫取他身上遠古大能的氣運,甚至于佛源之氣。
佛陀平日里經常枯坐就是數年起步,有時頓悟之時,也需要數十年的塵世風霜,所以在天道場域與江言對峙數年,乃至數十年對佛陀來說只是塵世一瞬罷了。
對峙數年,耗死足矣。
破開天道桎梏的關鍵就是一方落敗,但此時的局勢,只是佛陀一方稍稍處于頹勢,但大小之爭的落敗并不能決定真正的勝負,佛陀心神之間雖然出現大震蕩,但并未傷及本源,換言之,他用自己近乎千年的佛力壓制住了來自天道場域的這一局落敗的反噬。
同樣的,佛陀并不相信江言在創出大乘佛法之后,他還能說出何種開宗立派的驚世之語,因為切合天地正道的恢弘之言并不可能在一個骨齡不足百年的人身上接二連三的出現,先前江言說出大乘佛法這種足矣可以開宗立派的佛法就已經是非常人所能及,所以他的天聰勢必有所枯竭。
彼竭吾盈,枯坐耗死他足矣。
聞聲的江言眉頭一皺,瞳孔微縮,他的心里涌上了一絲不妙的感覺,佛陀這句話什么意思?
這所謂的大小之爭并不是能讓這處天道場域徹底打開嗎?
單憑外部力量顯然無法真正破開天道場域,那也就只能從內部著手。
但問題是這一次還要和他開壇?
佛陀這老禿驢不知道腦子里憋得的是什么壞水。
大小之爭,佛陀的小乘佛法爭不過大乘佛法,江言感覺他想要拖住自己。
佛陀會認為自己在道理之爭上,只是如此了。
佛陀在賭自己的槍里沒有子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