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皇帝沉吟之后,說道, “愛卿之法,頗有些冒失,國之大事,在戎與祀也,兵者歷來都是國家大事,豈能由一言而定? 不如從長計議……” “陛下!此事已經刻不容緩,趁著四王都在,我們還是一次性商量好吧!” 聞言,鎮南王砰的一下拍案而起,指著右相童源罵道, “童源,陛下已經說了,要從長計議,可你卻不遵圣意,是想造反嗎? 如今正是陛下五十大壽之際,這個大喜的日子,你卻非要說這些,是何用意? 我等諸王盡心盡責,盡忠職守,為國戍邊,你卻想奪我等兵權,讓我等賦閑,可是在說我等有過無功嗎?” 對于諸王而言,在家賦閑,就等于自尋死路。 兵權交出去,朝廷剛開始可能不會動他們,但肯定會秋后算賬。 “鎮南王,本相的話還沒說完呢,更何況,本相可從沒說過,要讓你等諸王賦閑在家呢。 你們,還是可以執掌兵權的。” 說完話后,童源又看向了皇帝,抱掌道, “陛下,如今我國兵力都集中于四王一侯之手,難免混亂。 鎮南王手中,有精兵六十萬,安東王手中,有精兵六十萬,靖山王手中,有精兵五十萬,平西王手中,有精兵七十萬,征北侯手中,有精兵三十萬。 我全國兵馬合計二百七十萬大軍! 如此大軍,單靠我風國一國,實在是難以供養。 臣提議,諸王手中的兵馬,暫且全部收歸朝廷,而后統一整理。 鎮南關抵擋齊國大軍,只需二十萬兵馬即可,可交由鎮南王管理。 秦山山脈抵擋川國兵馬,只需二十萬大軍即可,可交由靖山王來執掌。 北部蠻族,如今已與我國和平相處,互通往來,只需派遣十萬大軍駐扎即可。 可交由平西王和征北侯共同管理,東北邊陲,亦有未開化之東夷時常騷擾,可調撥十萬大軍,交由安東王管理。 此六十萬大軍,即可保我大風邊境無恙。 另外二百一十萬大軍,其中一百一十萬,全部遣散回家,解甲歸田,從事農業生產,保障糧食供應,繳納稅收。 剩下的一百萬,則全部交由大將軍司馬欒來執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