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96章 還是兩個問題-《明末最強(qiáng)釘子戶》


    第(1/3)頁

    將軍戶各人登記名冊后,就要考慮這些軍戶的住所問題。

    青牙墩狹小,最多只可以容納五十幾人,這里有一百五十多人,是絕對裝不下的。

    所以這些軍戶只能先安放在墩所外面。

    不過這大冬天的,沒有一個避風(fēng)取暖的地方,也是難熬。

    幸虧大明北方的民眾在野外生活,都有一種搭建地窩子的技巧。

    建造小型地窩子,一般選在背風(fēng)向陽、離水源較近的山坡,先向地窩子下挖三四尺深的長方形土坑,坑的大小根據(jù)居住人口多少確定。

    坑中央豎立一根高出土坑的中柱,周邊沿坑邊豎立一圈與土坑深度等高的木柱;柱上加檁椽,椽子上端攢集于中柱頂端,下端搭在坑沿上;椽上綁柴笆和草束,再蓋上半尺多厚的土培實(shí),即形成一個雨傘狀的穹窿屋頂,南面或東南角留出房門和小窗。

    這種建筑地下和地上部分約各占一半,屋內(nèi)空間兩米多高,或砌火炕,或在地中央火塘生火取暖。房頂四周再圍以土墻或木障,以防牲畜踩踏。

    如果建造的巧一些,長期生存居住的話,就變成地窨子了。

    地窨子在平地上先挖出南北方向長約11米、東西方向長約10米、深約4米的長方形土坑。

    然后在坑內(nèi)北、東、西三面各挖出三孔窯洞,中間一孔窯洞留有一個門,其他兩個窯洞分別留有兩個窗戶。

    窯洞之間用門洞串通。一般把中間窯洞作為小廳,用作起居活動空間。兩邊窯洞是住房,靠近面墻的一面搭滿間炕。

    炕邊有窗戶,墻外窗戶下是炕洞。

    又挖幾個窯洞作為磨坊或牲口圈,用于飼養(yǎng)畜禽,以及灌儲糧食,再就是作為廚房使用。

    不過對這些流民來說,并不需要做太復(fù)雜的地窨子。

    只需要做一個能簡單庇護(hù)的地窩子就行,在地面以下挖約一米深的坑,形狀四方,面積約兩三米,四周用土坯壘起約半米的矮墻,頂上放幾根椽子,再搭上樹枝編成的筏子,再用茅草、草葉、泥巴蓋頂。

    這些材料都能在青牙墩的周邊找到,再用一點(diǎn)的炭火木柴,就可以非常好的抵御寒冷的天氣。

    指揮軍戶建造地窩子的事情,溫越教給了盧一恩和朝安兩兄弟。

    盧一恩好歹是一個錦衣衛(wèi)千戶,手下曾經(jīng)有過不少人,別看現(xiàn)在他落魄了,手下的那些人全在廣寧城中沒跑出來,但這指揮經(jīng)驗還在。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陕西省| 商洛市| 宜川县| 上饶县| 隆安县| 饶平县| 余姚市| 梁河县| 长葛市| 太保市| 潢川县| 托里县| 巫溪县| 苏尼特左旗| 温宿县| 北宁市| 临清市| 上林县| 兴安县| 三穗县| 北票市| 宿松县| 大宁县| 神池县| 星子县| 徐闻县| 信阳市| 西青区| 柯坪县| 汾西县| 威远县| 阳泉市| 渝中区| 福州市| 若羌县| 大邑县| 临武县| 玛纳斯县| 隆安县| 博湖县| 拜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