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溫越平時也會請一些青牙堡內(nèi)的軍戶以及各家的婦女,來校場觀看眾軍士的訓練。 婦女們天生就有一些比試的心理。 會一邊指點一邊說自家當家的,或者自家孩兒表現(xiàn)得怎么樣,誰的站姿更好,誰看上去更加厲害等等。 在有旁人的指點下,這些被訓練的軍士會不自覺站得更加筆直,精氣神也比往日充足許多,訓練也越發(fā)努力。 這樣又過了一段日子。 到了天啟二年五月底。 二百五十名雄赳赳氣昂昂的軍士給訓練得差不多了,站隊、轉(zhuǎn)向、齊步走、小跑都有了樣子,精氣神非常足,可以整齊列隊。 溫越把這些看在眼里,知道可以進行下一步訓練了。 不過在此之前,溫越還是先看下羅田森那邊的情況,看看能不能進行火器訓練。 火器訓練方面,溫越打算一步到位,直接訓練鳥銃手。 三眼銃過于落后,且質(zhì)量堪憂,更別說還有炸膛風險。 若是用三眼銃訓練銃手,怕會對這些軍士造成心理陰影,不敢再使用火器。 遼東的夏季,沒有南方那么炎熱,卻保持著微微寒冷。 溫越估摸著外面的平均溫度是十五到二十度左右,平日里堡內(nèi)各人都要穿著兩層衣服才算舒適。 可是來到這個兵器作坊,里面溫度炎熱,仿若讓溫越回到了在南海邊疆駐防的那段時間。 外面的冷風不見一點,進入作坊后,頭上的大汗就不停地往下流,不得不將外套給脫下,才舒服許多。 羅田森和一干工匠有的則穿了一件單薄的汗衫,有的則根本沒穿上衣,露著健壯的身體,兩條胳膊上全是精壯的腱子肉。 打鐵聲,敲擊聲,火焰燃燒聲持續(xù)不斷。 羅田森等三十名工匠,正在兢兢業(yè)業(yè)打造著一些鳥銃。 溫越看了幾眼后,再一仔細詢問,發(fā)現(xiàn)這鳥銃的打造極其復(fù)雜。 首先鳥銃的打造第一步是制管,要準備一根長約三十公分,直徑約七毫?的圓柱體的鋼芯做冷骨,先將做銃管的熟鐵燒至紅熱,然后工匠將燒至一定溫度的坯料取出,用錘把熾熱的熟鐵敲在鋼芯外,卷成一根鐵管。 并在包鐵的過程中不停地抽出鋼芯用水冷卻,防止鋼芯和熟鐵焊在一起。 卷成的鐵管厚度也要在一公分左右。這樣銃管才結(jié)實,經(jīng)得起連續(xù)十數(shù)次的發(fā)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