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看過火銃、火繩、定裝火藥的打造和制作。 溫越和徐光啟回到了碰碰作響,充滿打鐵聲的工匠坊內(nèi)。 徐光啟要來一根短火銃,說是要解決短火銃射擊威力并不理想的原因。 聽此,溫越立即召集所用負(fù)責(zé)打造火銃的工匠,搬來小板凳過來學(xué)習(xí)。 徐光啟指著一個地方,和眾工匠說道:“你們打造的短火銃,射擊威力不大的原因很簡單,就是這里。” 眾工匠一看,那地方正是銃管尾部的一顆螺釘。 這螺釘是旋入銃管尾部的,平常是用于閉氣作用,軍士們想要清理銃管內(nèi)部,也可以通過將這顆螺釘給旋轉(zhuǎn)出來,將里面的火藥殘灰給清理出來。 羅田森不解,拱手道:“大人,這螺釘有什么問題嗎?” 徐光啟笑了笑,只是輕輕說了幾個字:“你們做得太大了。” 此言,猶如雷霆般擊在每個工匠的腦袋上,頓時在場眾人都愣在了原地。 隨即,許多人一下子明白過來,露出了恍然和驚喜的神色。 望著眾工匠臉上的恍然和欣喜,徐光啟笑著繼續(xù)道:“你們將螺釘做得太大了,那必然螺孔就也做太大了,火銃的擊發(fā)你們都知道,是通過燃燒火藥……” 看著在徐光啟講解下,越來越明悟的眾工匠,甚至最后對徐光啟五體投地,奉為圭臬。 溫越在旁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果然技術(shù)事情,就要技術(shù)人員去解決。 溫越前世是摸過槍,但是現(xiàn)代槍械和這原始火銃是不一樣的。 原理相同,但結(jié)構(gòu)不同,讓溫越來說,溫越也說不出到底是哪里出現(xiàn)了問題。 反而,徐光啟是這時代的最偉大的科學(xué)家之一,一眼能看出火銃的問題出現(xiàn)在哪,不足為奇。 這次帶徐光啟來工匠坊,除了解決短火銃威力不大的原因外,溫越還想著讓徐光啟給一點(diǎn)“手榴彈”以及“地雷”,還有火炮的建議。 這些,等徐光啟和眾工匠說完火銃的事情后。 溫越便將徐光啟拉到一旁,和他說起手榴彈、地雷和火炮的事情。 地雷這個新名詞,徐光啟聽在耳朵里,并不覺稀奇。 因?yàn)樵诩尉改觊g,地雷就被制作出來過,埋在蒙古邊境,讓蒙古人吃了很多苦頭,但是那種地雷使用的是一種鋼輪結(jié)構(gòu)。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