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進京-《明末最強釘子戶》
第(2/3)頁
溫越吩咐的那一百多門水力鉆床全部都建造完畢,現在正在忙碌地開工。
而在這里忙活的工人數量雖然少,但打制火銃銃管卻是非常的快。
溫越保守估計,現在每個月平均可以打造火銃約六百門,如果全力開工,提供足夠的原料,數量可以多許多。
但溫越覺得,就現在的速度就可以了。
如今的青牙堡火銃已經接近飽和,打造出來火銃不過也是入庫,作為備用。
并且等燧發火銃改良成功了,現有的火銃都要重新回爐再造。
另外,除了水力鉆床外。
之前和羅田森討論過的,用水力來打造盔甲的水力鍛床也完善了。
這是一個可喜的成果。
古代打造盔甲非常麻煩,光是甲葉就要數百,若是復雜一點的盔甲,更是要幾千甲片。
甲片打造完畢后,又要把皮條甲釘串在一起,還要在與皮膚接觸地方,包上皮革等。
一副精良的盔甲打造起來,需要三四個工匠一個多月的時間。
之前青牙堡的工匠坊,一個月可以打制良好的鐵甲四十副。
若是粗糙一點的,像普通軍士所穿的,沒有多加打磨,只是達到防御效果的簡便盔甲,一個月可以打制三百多套。
現在有了水力鍛床,雖然不能代替工匠,進行包革、打磨菱角等細致工作。
但錘煉甲片,開鑿穿孔這些簡單機械的步驟都可以交給水力鍛床。
這般算下來,一個月打造精良的盔甲可以七八十,普通的盔甲能上五百多套。
有了這個效率,溫越卻并不想提高到這樣的效率。
很簡單,沒有那么多鐵料了。
石甕堡那邊的鐵礦,只是一個小鐵礦,在溫越派了許多工人和人手后,開采效率已經達到最高。
每個月供給熟鐵五萬多斤,已然吃力,再想壓榨,非常難。
想要打造數量更多的盔甲,發揮水力鉆床和水力鍛床的功效,還是等勘探到下一個能夠穩定產出的鐵礦再說吧。
******
忙忙碌碌間。
不知不覺,天啟五年就要過完了。
在天啟五年的十一月底。
溫越難得要遼東,去京師一趟。
這是因為魏忠賢的壽誕到了。
魏忠賢這老家伙對外聲稱是過六十大壽,但溫越怎么算,都記得這老家伙是在天啟七年底,被崇禎下令捉拿自殺身亡。
從出生年月計算,也不過五十九歲。
現在聲稱過六十大壽,嗯,除了和歷史記載有出入外,更大的可能還是這家伙是特地斂財的。
為了這老家伙的壽誕,溫越從開春就進行準備,除了五千兩的白銀外,還帶上了大批大批的遼東特產,如人參、鹿茸等。
本來這事溫越就交給周點柯去辦的,讓他在庫房里留存一些銀兩到年末,作為上京給魏忠賢的壽禮。
周點柯一聽是要給魏忠賢,眾人背后的大佬的壽禮,直接省吃儉用準備了一萬兩白銀。
這好家伙。
等溫越想起這事,一聽準備了上萬兩白銀都無語了,現在中前所和青牙堡兩邊都缺錢的很,這上萬兩白銀送過去面子是大,但治下百姓不活了么?
因此,溫越直接砍了一半銀兩,然后又朝外購買了大批的人參、鹿茸等,反正這些在遼東,根本不算多少錢。
當然,這樣做還不行。
溫越又命人從中挑選品相好的,用特制包裝包裝好,對外稱這是幾千年的人參,甚至過萬的人參等等。
如此做后,溫越就數著日期等著一起去京師了。
按法,若邊關守備無命令擅離職守,是要問罪的。
溫越想要去京師,得要高第的命令下達,和高第一起前去。
這次前去京師,他有兩個目的,
一是好奇這歷史上的“九千歲”魏忠賢,以及“木匠皇帝”天啟帝,到底是長什么樣子。
第二便是邀官。
給了五千兩銀子,不拿點好處來能行?
趁著閹黨現在勢力大,把地盤擴大點,不然等著后年崇禎上位,魏忠賢倒下,他還能去哪里得好處?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边坝县|
福建省|
塘沽区|
乌兰县|
新乡市|
江都市|
荣成市|
周口市|
四子王旗|
丽江市|
登封市|
隆林|
沙洋县|
启东市|
洪湖市|
土默特右旗|
罗江县|
斗六市|
沭阳县|
博野县|
江源县|
南阳市|
正阳县|
收藏|
屏边|
涿鹿县|
和政县|
营口市|
清河县|
高州市|
铁岭市|
原平市|
安龙县|
尤溪县|
灵武市|
宁国市|
房山区|
开鲁县|
龙南县|
长沙市|
江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