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29章 借債-《明末最強釘子戶》


    第(1/3)頁

    大明北京城在鼎盛時期,曾經是世界上最繁華的存在,是多少人夢魂牽引的地方。

    然而,現在的北京城已經出現了亂世的跡象。

    還沒進城。

    溫越等人就看到了滿滿當當的災民流民,身上衣服襤褸,在寒風中受凍,許多人的身上都有著凍瘡。

    他們的眼睛黯淡無光,眼神麻木,只有在官府發下救濟糧時,才會亮起那么一些對生的渴望。

    然而,這些光亮眨眼就滅。

    官府發下來的糧食有限,只有在前面的還算有些力氣的青壯年能夠搶到。

    輪到后方的老人孩子,救濟糧早就被一搶而空了。

    一時間,小孩饑餓的哭喊,老人恨天不公的罵聲,響徹不斷,但很快他們的聲音又變得有氣無力,繼續在寒風中,受凍挨餓,慘象令人不忍去看。

    溫越看著直搖頭,這官府發下來的救濟糧非常稀少,根本不能滿足所有饑民的需求,又沒有提供暖和的庇護所。

    城外這些災民流民,很多人是支撐不過這個冬天了。

    溫越旁邊的謝不冬,本來對大明北京城非常向往,畢竟這是一國國都,氣象想來定當不凡。

    然而,靠近過來一看。

    這大明都居然和中前所一樣,城外也有這么多的流民災民。

    一時間,謝不冬瞪大了眼睛,驚訝道:“怎么這天子腳下竟然也有這么多難民?而且看起來官府還沒有人管?我中前所雖然也有這么多難民,但那些難民至少都要地方可以避風,還有暖粥喝呢。”

    其他跟著過來的護衛,聞言,俱是忍不住點頭,紛紛感慨。

    “閉嘴!”溫越瞪了謝不冬一下,叮囑道:“如今不是在中前所,京師重地人多眼雜,能少說話就少說話!”

    “是,大人。”

    謝不冬應道。

    眾人繼續前進,從德勝門進入。

    大明北京城的內外城的街道格局,以通向各個城門的為主街道。

    主街道是最寬大的,也是北京城的主干道。

    街道的名字也是依照通往哪個城門命令,例如長安大街、西長安街、安定門大街、宣武門大街等等。

    另外,依照街道在城中劃為多個“坊”,街坊鄰居就是這么來的。

    在坊的下一級,稱“鋪”。

    大明北京城共有三十三坊,七百多鋪。

    后世的北京城,溫越去過,街道筆直整潔,環境優美,有著大國都城的風范。

    但如今的大明街道亂七八糟,不筆直不說,衛生更是有嚴重的問題。

    街道旮旯角落全是塵土和封邊,兩邊的水渠溝都是嚴重堵塞,地面坑坑洼洼,顯然是許多年沒有重新修繕過了。

    溫越記得歷史上,大明的街道還是非常整潔的。

    朝廷專門設立了相關的官員和五城兵馬司來管理,甚至發現有亂倒垃圾者,要進行嚴厲的懲罰。

    至少到了萬歷時候,大明北京城的街道還是非常整潔的。

    然而,從天啟帝開始后。

    許多東西都在悄聲墨跡地發生了變化。

    國庫常年空虛,北方戰爭接連失敗,朝廷中又黨爭不斷。

    朝廷大人物的目光全部都在這些大事上面,至于活在眼皮底下,普通老百姓的柴米油鹽,他們是一點也不去管。

    每逢大雨,水漫全城,街上全是泥濘。

    每逢干旱,沙土飛揚,街上全是灰塵。

    這北京城的環境逐漸地變差了。

    環境的惡劣,加上災民難民的涌入,朝廷賑濟的力度不足,導致街上道路常見凍死餓死的尸體。

    如此一來,到了崇禎年間,連連發生鼠疫,一夜死亡上萬人的景象不難理解了。

    溫越對此深深嘆息,卻愛莫能助。

    而在一片慘象中,卻也有鮮艷的色彩,便是那些穿著光鮮的豪強富商,以及高官達貴們。

    這些人走在街道上,前呼后擁,所到之處都要驅趕街道上的災民流民。

    災民流民看著這些豪華奢靡的高官豪強們,眼中既有麻木,也有嫉妒,還有羨慕,卻也不乏有著滿滿的仇恨。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大明將要走到盡頭的跡象,觀之可得。

    當然,大明京師畢竟是天子腳下,越靠近內城,流民災民的數量減少了不多,兩旁出現了正常的百姓,以及眾多的商鋪。

    繼續前進。

    靠近皇城以及紫禁城的旁邊,街道巷子顯得越發密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林| 鹤庆县| 湟源县| 成武县| 岳普湖县| 清水河县| 大庆市| 孟州市| 陆河县| 南宁市| 深圳市| 大悟县| 清苑县| 勐海县| 黔江区| 博湖县| 万宁市| 祁门县| 广灵县| 齐河县| 屯门区| 瑞金市| 谢通门县| 梓潼县| 张家口市| 崇州市| 玉溪市| 双桥区| 平谷区| 栾川县| 庄河市| 昌邑市| 淳化县| 肇州县| 会东县| 连山| 金华市| 高邮市| 临澧县| 施秉县| 拜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