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471章 天地不仁-《明末最強釘子戶》


    第(1/3)頁

    崇禎二年十月中。

    保定定府境內。

    “一、二、三——四,一二三四……”

    激昂的旋律與行軍鼓點交織在一起,鐵甲大軍如同一條精神抖擻的巨龍,向著南方蜿蜒前行。

    青牙軍的步伐堅定而有力,仿佛每一步都踏在勝利的節奏上。

    隊伍中騎兵與步兵的數量各是一半。

    眾軍士披甲頂盔,一路高唱軍歌,氣勢昂揚,攜帶著無堅不摧的氣勢。

    “諸君,加快腳步,日落前,我們趕到滿城,就可以安營扎寨歇息了!”

    中軍部的鎮撫官大聲鼓動著軍士們。

    他的高聲話語,在鐵甲長龍中回蕩,激勵著每一個軍士向前邁進。

    “喝!”

    響應聲先從他旁邊傳響,然后迅速傳遍整個隊伍。

    軍士們的應諾聲此起彼伏,氣勢十足。

    “不錯。”

    溫越看著身后的隊伍猶如一條鋼鐵長城,整齊劃一,氣勢磅礴。

    他的臉上浮現出微笑。

    自從離開山海關,這支大軍一直保持著驚人的行軍速度,每日至少前進六、七十里。

    僅僅十余日,就已經跨越了上千里的距離,并且沒有人落下。

    如此的行軍速度,在現在的大明,說青牙軍排第二,沒有其他軍隊敢排第一。

    此次出征,連同溫越身邊的護衛,加上祖柏,張大春,鐘大成,高嚴,王鉤等甲級軍戰士外。

    另外還帶了朝安的千總輜重隊,吳春章,沈其士等兩部的乙級軍。

    人數共計六千余人。

    其余青牙軍都留在山海關外,戒備防御建虜。

    在這支龐大的軍隊中,除了朝安的千總輜重隊外。

    甲級軍戰士人人都配有坐騎。

    而乙級軍戰士則就沒有馬匹了。

    他們身上披著沉重的棉甲或鐵甲,持著其他各種裝備武器,負重可能高達數十斤。

    而這路途遙遠,長達上千里。

    這一路下來,全是步行,可見如何艱辛。

    好在他們參軍以來,經過了嚴格的軍事訓練,體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因此,盡管長途跋涉,身體疲倦他們依然保持著高昂的士氣。

    大軍采取了牽線式的行軍陣型。

    不過,祖柏,張大春,鐘大成等將領都聚集在溫越身邊,由副級軍官負責指揮各自部隊前行。

    溫越此番出征,麾下兵力有六千余人。

    另外還有大量的戰馬和騾馬,數量超過五千頭。

    眼下的標準食量,軍士每人每日需糧食一升,馬匹則為三升。

    這意味著六千名士兵加上五千多匹戰馬騾馬,每天總共需要消耗兩百余石糧食,一個月下來就要七千多石。

    盡管朝安千總輜重隊,裝備了四百輛馬車用于運輸糧草。

    可每次最多也只能裝載兩千石,僅夠全軍幾天之用。

    為此,溫越增派了近一千馬車,并安排兩把乙級軍的護送。

    即便如此,這些糧草仍不足以支撐大軍整個月的需求。

    考慮到實際消耗可能高于最低預估。

    溫越決定先拿出兵部發下來的行文,向沿途的州縣補給。

    若無法滿足,則在當地采購米糧。

    實在不行,再去動用自帶的糧草。

    從永平府往南還好。

    馬溪國和溫越關系不錯,發下命令,一路上都能得到補給。

    再往南下的薊州府。

    溫越抵抗建虜,蒙古的侵略,被當地人看在眼里。

    許多士紳百姓自發攜帶糧食來犒勞大軍。

    不過眼下進入保定府,米糧補給就困難了。

    而讓溫越憂慮的是,接下來的真定府,德順府,都是災區……

    “情報局在河南,在湖廣諸地,積攢的米糧可有準備?”

    溫越策在馬上,緩緩道。

    熊一揚急忙回答道:“稟告將軍,從去年開始,我情報局就已經聯合關外以及永平府的許多商人,按照將軍您的指示,在各地搜集有關流寇的情報,并且積極儲備軍糧。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基隆市| 濉溪县| 莱州市| 开封县| 观塘区| 奉化市| 东乡族自治县| 永昌县| 高安市| 万宁市| 丰镇市| 惠安县| 清新县| 永平县| 哈密市| 思南县| 北辰区| 敦化市| 吴忠市| 突泉县| 徐水县| 平泉县| 阳城县| 上虞市| 宜阳县| 淅川县| 寻乌县| 二手房| 青海省| 平湖市| 郑州市| 抚顺县| 新源县| 安宁市| 榆树市| 永德县| 宜兰县| 平原县| 灵寿县| 元谋县| 林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