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要到糧草-《明末最強釘子戶》
第(2/3)頁
在洛陽城內王長義的官邸中,溫越已與各方達成共識,依托洛陽堅固城池消耗流賊,待敵疲憊之際,再由溫越的精銳部隊發起決定性的反擊,一舉蕩盡城外的流寇。
王長義等人最初設想的是將敵人拒之于城池之外,然而面對溫越的堅定立場,他們不得不妥協。
洛陽城內的守軍以及前來增援的開封部隊,都缺乏在城外進行野戰所需的勇氣與決心。
即使是陳伏涌率領的部隊,在沒有溫越騎兵的保護下,同樣不敢貿然出城迎戰。
但隨著溫越麾下的青牙軍加入戰斗序列。
洛陽城獲得了一支強大且靈活的機動打擊力量。
這支部隊能夠在城內與城外協同作戰,對進攻的流寇實施雙重打擊,從而大大增強了城池的整體防御能力,同時也為福王節省了大量的軍事開支。
北關的四個城門均矗立著雄偉的城樓,飛檐斗拱,氣勢恢宏。
城墻上布設了大約三十多門火炮,其中多數為中型佛朗機鐵炮,能發射重達三斤的炮彈,有效射程在一里左右或者更短。
至于那些能夠發射五斤炮彈,射程可達一里以上的紅衣大炮,由于規格龐大,通常不會部署在城外關城的。
對此,溫越并不感到擔憂,因為他手中掌握著十門紅衣大炮,無需過分依賴其他火炮。
他與負責防守洛陽城北門的總兵王宇少已達成共識。
一旦發起攻擊,雙方將同步行動,從北關與北門兩個方向對流賊展開內外夾擊。
此外,北關倉庫中儲備了相當數量的一窩蜂類的火器。
溫越有意將其全部投入實戰。
盡管這些火器的精確度相對較低,但由于其數量眾多,火力覆蓋范圍廣。
對于缺乏防護裝備的流賊來說,具有極大的威脅。
同時,使用這些火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己方火銃手的消耗。
北門外不遠處,金水河靜靜流淌,如今已因嚴寒而凍結。
河岸旁曾散布著若干村落和民居,但因流賊即將壓境,這些村落已然人去樓空,村民們紛紛避難至洛陽城內。
沿著金水河繼續向北延伸十數里,地勢逐漸升高,直至巍峨連綿的邙山映入眼簾,其壯麗景象令人肅然起敬。
作為千年古都洛陽的一部分,邙山歷來被視為古代帝王的安息之所。
山上遍布著眾多宮廟建筑,其中包括上千座歷代帝王及重臣的陵墓群。
正當溫越眺望著邙山的時候。
身旁的陳伏涌面色嚴肅,道:“溫將軍,依我看,流賊若是大舉進犯,其行營及輜重必設于邙山或澗山中。”
溫越也是贊同。
這洛陽城東,開闊無阻,缺乏天然屏障。
城南同樣開闊,雖緊鄰洛水,即便水面結冰,通行仍顯不便。
糧草輜重乃軍隊之命脈,流賊若欲攻陷洛陽,需維持十幾萬兵馬的日常補給。
數量之巨不容小覷,一旦供應出現問題,后果不堪設想。
因此,他們必會選擇一處險峻之地儲存。
考慮到流賊主力將從西側方向逼近。
其糧草輜重極有可能囤積在洛陽西北兩處的邙山和澗山。
陳伏涌的推測與溫越的想法高度一致。
返回關內議事廳,眾多將領與參謀人員絡繹不絕地穿梭其間。
在大廳中,數張寬闊的桌子,拼接成一張大型桌臺。
上面擺放著一個精心制作的大沙盤。
盡管沙盤自秦漢時期就已存在,但其準確性嚴重依賴于精確的地形地圖測量。
若無詳盡的地理數據支撐,所制沙盤僅能流于形式,難以實用。
而自抵達洛陽以來,溫越麾下的夜不收,已對洛陽周邊數十里范圍內的地形,進行了細致勘查。
基于這些一手資料,成功打造出了一個極為精細的沙盤模型。
使得整個洛陽及其周邊的地形仿佛躍然在面前。
首次目睹這座精心制作的沙盤時,陳伏涌不禁對其贊不絕口。
作為一名老將,他自然量很輕易就能洞悉沙盤所蘊含的戰略價值。
陳伏涌凝視著邙山與澗山的位置,陷入深思。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野县|
沙雅县|
聂荣县|
惠东县|
安岳县|
白沙|
泸溪县|
高雄县|
松江区|
楚雄市|
龙海市|
灵寿县|
尼勒克县|
武胜县|
靖边县|
黄大仙区|
陈巴尔虎旗|
得荣县|
峨山|
平山县|
前郭尔|
吕梁市|
开鲁县|
黎城县|
丰台区|
故城县|
元朗区|
麻城市|
麻城市|
绥宁县|
清流县|
涡阳县|
鸡东县|
蛟河市|
定襄县|
神池县|
隆德县|
黔江区|
炎陵县|
鄂托克前旗|
山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