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祖大壽軍-《明末最強釘子戶》
第(1/3)頁
皇太極的一番話如同火種,點燃了殿內群臣的興奮之情。
眾臣們紛紛獻策,氣氛熱烈。
蒙古各旗的領袖主張采取連續不斷的夜襲戰術,以及快速突襲敵人的補給線,使明人陷入無盡的奔波之中。
而滿洲各旗的首領則提出,可以誘使杏山、松山等地的明朝軍隊主動出擊,然后設下埋伏,逐一擊破。
畢竟,雖然明朝軍隊的戰斗力近年來有所提升,但在野外作戰方面,仍然不及清朝軍隊。
經過幾次這樣的交鋒,必然會使松山、杏山等地的明朝軍隊感到疲憊不堪。
如果他們不愿再出城迎戰,那么他們的糧道防線也就形同虛設。
皇太極聽了眾人的建議后,轉向岳托和多鐸,道:“岳托,多鐸”。
兩人立刻回應:“奴才在。”
皇太極命令道:“關于國內援軍的事宜,你們無需擔憂。
“你們立即返回錦州,在湯河子旁建造屯堡,作為將來攻打杏山等戰略要地的基地。
“務必捕殺明朝的哨探,特別是溫越軍的夜不收,絕不能讓他們察覺我們之意圖!
“一旦溫越北上抵達寧遠,就全力攻擊錦州、松山等屯堡,可以用紅夷大炮日夜不停地轟炸,迫使明軍加速前進。
“當他們的主力部隊全到來時,我們可以在杏山等地設下埋伏,誘使他們交戰追擊,首挫其士氣!”
多鐸和岳托恭敬應下:“奴才遵旨。”
表面恭敬,但在多鐸的心中,一股嫉妒之情悄然升起。
他不得不承認,皇太極的智謀確實高人一等,超越了自己。
難怪能從自己手上將皇位奪去。
而如果錦州的戰役再次取得勝利,那么在未來的大清國內,恐怕再也沒有自己的立足之地了。
隨后,清朝的君臣們圍繞著錦州的戰略,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和精心的策劃。
皇太極雖然認為自己已經考慮得面面俱到,但內心深處仍有一絲不安。
他不經意間瞥了一眼西面的蒙古各部落,心中突然閃過一個念頭。
這溫越會不會選擇從那里發起側翼攻擊?
然而,他很快又否定了這個想法。
自從明朝中期以來,明軍就很少有能力的將領能出塞作戰。
即使是像戚繼光這樣威名赫赫的將領,也最多是踏足在邊塞附近。
在滿洲和蒙古各部的眼中,距離明朝邊境數百里的地方,就已經是塞外游牧民族的天下了。
塞外的環境復雜多變,危機重重。
明軍怎么可能有膽量出塞作戰呢?
因此,清朝的君臣們從未將這種可能性納入考慮范圍。
于是,這個念頭在皇太極的心中只是一閃而過。
隨后便被他拋諸腦后,心中的不安也隨之消散。
崇禎三年五月初到五月底,清國援軍,源源不斷開往錦州。
到了六月初,皇太極下令動員滿蒙漢八旗所有十五歲以上的男子參戰。
六月十日,他親自率領大軍出征。
幾乎是傾全國之力,全力以赴,務必要在溫越北上之前,奪得先機。
……
北上大軍出發,每到一處都有百姓送行。
不過溫越并沒有讓大軍速度急行,并且他也沒有跟著大軍出發。
而是相反,出了山海關,往南而去,進入了遷安地界。
因為,他要迎接從關外來援的兵將。
與建虜作戰,乃是明朝全國之力。
光憑溫越的三萬人馬,雖說抵擋得住建虜,但放任不管,鬼知道會不會讓溫越起了別樣心思。
所以,在溫越上書以及建虜鑄炮的消息傳來。
朝廷還是非常重視的,崇禎帝接連召各重臣商議。
最后決定,從其他邊境以及京營調配了兵馬援助。
如今守著遷安的不是祖季。
而是新晉升的一個千總,名叫余歸。
他正與溫越邊說著話,便在官道上等待。
很快,遠處塵土飛揚,馬蹄聲如雷鳴般響起。
大批騎兵如潮水般洶涌而至。
這些騎兵身穿鮮紅色的長身罩甲,頭戴云翅盔,手臂上佩戴著護臂。
他們的馬術嫻熟,盡是彪悍。
每支隊伍都有自己的旗幟。
眾多的旗幟中,一面巨大的“祖”字大旗高高飄揚。
旗下的將領們身材健碩,神情自信。
領頭的一位,體格魁梧,面容滄桑,身上的鐵甲厚重無比。
疾馳中,他身后的大紅披風隨風翻飛。
這正是以前的關外總兵,如今的宣府參將官祖大壽。
這些騎兵如雷霆萬鈞般奔騰而來,氣勢非凡。
祖大壽遠遠地看到了溫越,便大聲呼喊:“溫老弟。”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票市|
眉山市|
贺州市|
池州市|
夏邑县|
贵州省|
石泉县|
白水县|
永福县|
秀山|
浦县|
商丘市|
金寨县|
普格县|
岱山县|
黑河市|
东方市|
景洪市|
隆安县|
长垣县|
兰溪市|
喜德县|
赣榆县|
涡阳县|
娱乐|
攀枝花市|
肥西县|
德令哈市|
永登县|
综艺|
潞西市|
武隆县|
缙云县|
永州市|
兴隆县|
大渡口区|
永善县|
杭锦旗|
诸城市|
蓬安县|
新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