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537章 長嶺山防線-《明末最強釘子戶》


    第(2/3)頁

    此刻聽聞溫越的計劃,都是頻頻點頭表示贊同。

    當然,溫越的構想不僅僅局限于這些。

    在他的規劃中,總共設置了九道矮墻和壕溝,分為三個層次。

    這樣一來。

    在清兵試圖突破每一堵低矮的壁壘時,他們不得不同時應對來自上方和下方的密集火力。

    這些壁壘不僅構成了堅實的防線,還隱藏著致命的陷阱。

    從萬人敵到灰瓶彈,再到毒煙彈,各種武器層出不窮。

    必然使得清兵在進攻時左右為難,上下受制,陷入了極其尷尬的境地。

    而三個攻擊波次又會巧妙地間隔開來,彼此間保持了大約五十步和一百步的距離。

    這樣又可以為戰場上的臨時設施提供了空間,比如用于救治傷員的帳篷和竹篷,以及供士兵休息和集結的區域。

    每一堵矮墻之間都精心留下了多個缺口。

    這些缺口為墻內的戰士們提供了靈活出擊的機會。

    青牙軍的勇士們絕非被動防守之輩,他們在堅守的同時,也會伺機反擊。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矮墻間的缺口并非簡單直通,而是設計成了錯綜復雜的迷宮。

    例如,從第一道矮墻的缺口進入后,可能會遇到一堵堅固的墻壁,需要向左或向右移動數步甚至十幾步,才能找到通往下一個缺口的路徑。

    此外,每一波攻擊前方的矮墻缺口處,還可以部署火炮。

    一旦開火,必將使攻墻的清兵遭受慘重的打擊,哀嚎連連。

    但這還不是全部。

    為了進一步加強防御,這些矮墻周圍還設置了眾多向外突出的結構,類似于城墻上的馬面敵臺,可以從側面對攻擊矮墻和壕溝的敵人進行射擊。

    考慮到火銃的射程和威力,大約每隔一百五十步就設置一個這樣的突出墻體。

    為了防止出現射擊死角,這些墻體的前端被建造成銳角形狀。

    就如在第一波攻擊的第一道矮墻的通道口兩側,便可以設置了兩個巧妙向外突出的墻體,使得這個入口仿佛被深深地嵌入其中。

    任何試圖通過通道的建虜,都將暴露在兩側墻體的火力覆蓋之下,從而遭受雙重打擊。

    在山的東北側靠近河流的地方。

    為了保護水源并防止敵人利用淺水河道進行攻擊,也要修建了幾道矮墻。

    當然。

    雖然長嶺山的西北部分地形險峻,溝壑縱橫。

    但出于謹慎考慮,仍需在此設立多道防線,以防備建虜的精兵,如巴牙喇兵的決死沖鋒。

    最后,山頂被選作火炮的架設地點。

    并以火路墩作為瞭望塔,以便全方位監視周圍的戰況。

    溫越闡述完自己的戰略陣地后,冷笑道:“這樣看來,除非建虜愿意付出數萬人的生命,否則想要奪取我們的長嶺山,只能是癡心妄想!”

    聽到這話,眾人不禁大為震動。

    按照溫越的部署,敵人要想攻占長嶺山,竟然需要死掉數萬人?

    然而,當眾人看著溫越那冷酷的笑容,以及他身邊將領們深信不疑的表情時。

    眾人不由自主地感受到了一股寒意,開始相信這個計劃的可怕效果。

    不免的,眾人都為即將面對這一防線的清軍感到悲哀。

    好些人,又慶幸溫越是站在自己這一邊的。

    否則如果讓他們去攻山,即使犧牲所有部下也可能無法取得進展。

    洪承疇在深思熟慮之后,也對溫越的策略表示了極高的贊賞,并詢問道:“平虜伯,您的這個方法,是否乃是銃城之法?”

    溫越道:“大致如此。”

    洪承疇所說的銃城,乃是一種三角形三層空心式敵臺。

    這種銃城的建造非常困難,需要使用大塊石頭堆砌,城墻必須極其堅固厚重,共有三層,下層安裝大型火炮,中層和上層逐漸縮小,屬于棱堡的一種。

    溫越承認,雖然他也采用了類似的幾何式防守方法。

    但相比之下他的方案更為簡陋,主要是挖掘矮墻和壕溝。

    溫越依賴的是麾下勇敢善戰的士兵。

    他認為,盡管自己的方法在防護方面非常有效,但如果軍士們缺乏戰斗意志,那么一切都是徒勞。

    此外,這種幾何式的防御體系看似簡單,實際上涉及到復雜的土木工程技術。

    沒有經驗豐富的老工匠是無法完成的。

    不過,溫越的輜重營中有許多擅長數學的人才。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彰武县| 咸阳市| 桐城市| 赣州市| 青海省| 宜州市| 海伦市| 三穗县| 镇赉县| 万安县| 周至县| 泰来县| 新密市| 进贤县| 永仁县| 牙克石市| 西峡县| 新津县| 买车| 盐边县| 巴林右旗| 丹阳市| 会东县| 梁山县| 浦江县| 鄂州市| 黑龙江省| 潜江市| 久治县| 泗阳县| 北安市| 沙河市| 裕民县| 双流县| 巴林右旗| 南木林县| 师宗县| 九江市| 宁武县| 长泰县| 金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