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攻山第一難-《明末最強釘子戶》
第(2/3)頁
此次隨軍出征遼東,是劉中用首次與正牌的滿洲建虜交鋒。
雖然他曾多次期待這一天的到來,也渴望為自己的親人報仇雪恨。
但真正踏上戰場時,內心依然難免有些緊張。
此時,他身處于龐大的軍陣之中。
四周環繞著連綿不絕的號鼓聲和飄揚的旌旗,這些聲響和色彩隨著地勢的起伏,如波浪般不斷涌動。
滿洲的建虜確實與蒙古人截然不同。
他回想起以前隨軍出征,那些蒙古人每次都是遠遠地騎著馬逃離。
然而,這些滿洲建虜不僅擁有火炮,而且這些火炮威力驚人。
一發又一發的炮彈正從身邊呼嘯而過。
每一次爆炸都讓人心驚膽戰。
他親眼看到,一輛堅固的戰車,雖然上面覆蓋著厚厚的棉被和皮革作為防護。
但在火炮的轟擊下,瞬間化為碎片。
那些躲在戰車后面的火銃兵和推車的民夫們遭遇了不幸,尖銳的木刺穿透了他們的身體,倒在地上痛苦地呻吟。
曾經被視為無敵的戰車,在滿洲建虜的火炮面前也顯得如此脆弱。
而且,聽說建虜們還裝備了大量的火銃。
這與傳說中只擅長騎射的建虜形象大相徑庭。
周圍的戰友們看著這一幕幕慘狀,看著火炮的不斷轟射,心中非常不安。
而劉中用見此大聲喊著,告訴他們,只要堅持下去,滿洲建虜的火炮很快就會停止轟鳴。
他解釋道,滿洲的紅衣大炮在發射幾發炮彈后,需要停頓一段時間進行散熱。
這段時間將是相對安全的。
這個消息是劉中用是從上官那里聽來的。
而上官之所以知道這些,是因為他結識了幾位青牙軍的兄弟。
青牙軍作為大明中最擅長使用火炮和火銃的精銳之師。
他們的話,自然具有很高的可信度。
對于青牙軍,劉中用并不陌生。
近年來,他的鄰居和同鄉中有不少人選擇到關外務工,尋求更好的生活機會。
聽說那邊發財的機會很多,即使不能大富大貴,至少也能保證溫飽。
這幾年年關的時候,這些外出務工的人都會帶著各種大小包的行李回家,讓那些沒有出去的人很是眼熱。
他們講述的關外見聞,也讓人們對那個陌生的世界充滿了向往。
他們還使用一種叫做糧票的東西,聽說可以代替銀子使用。
甚至在宣府中,也有些店鋪開始接受糧票支付。
不過相比于用紙張東西。
劉中用還是覺得用銀子,更加踏實可靠。
在這次征途中,劉中用有幸結識了幾位青牙軍的兄弟,比如甲長趙晟戎,以及神射手程遲和句五邑等人。
他發現這些青牙軍兄弟都非常友善。
而且個個都能識字,言談舉止間透露出一種文化人的氣質。
他們談論起華夷之辯,國家大事,百姓安居等話題來頭頭是道。
讓劉中用覺得自己在他們面前就像個粗漢一樣。
就連軍中的書吏和鎮撫官等人,也沒有他們那么博學多才。
雖然劉中用沒有青牙軍兄弟懂得那么多大道理。
但他堅信一點,做人應該感恩戴德。
因此,他始終忠誠于祖大帥,認為只要跟隨祖大帥的步伐,就一定不會走錯路。
戰場上,火炮的呼嘯聲此起彼伏。
既有建虜發射的炮彈,也有己方神機營開炮的轟鳴。
而軍中的行軍鼓樂也愈發激昂起來。
伴隨著鼓樂之聲,軍陣不斷向前推進。
這震耳欲聾的鼓樂聲,不單單是在激勵著士兵們的士氣。
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他們內心的恐懼。
劉中用踏著堅定的步伐,隨著樂聲不斷前進,心中只有一個信念:一定要用手中的火銃,狠狠轟爆幾個建虜頭顱,報仇雪恨!
……
在黃土嶺的清軍炮兵陣地中,炮聲隆隆,硝煙彌漫,刺鼻的氣味充斥著空氣。
清軍的炮手們緊張而有序地操作著,他們不斷地清洗炮膛、裝填彈藥,然后發射.
每一個動作都那么熟練而精準。
這支炮兵隊伍中有著許多葡萄牙炮手,他們的技藝竟然比神機營的炮手還要高超.
不僅射擊速度快,而且命中率極高。
他們使用的四輪磨盤炮架設計精巧,可以輕松地左右轉動。
一旦發現有特別適合打擊的目標,幾名魁梧的炮手便會迅速行動起來。
他們用粗大的木桿插入炮身的木孔中,然后齊心協力地旋轉炮身,調整射擊角度。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图县|
习水县|
商河县|
西青区|
涞源县|
包头市|
莱阳市|
灵山县|
汕尾市|
平邑县|
余江县|
太和县|
兰溪市|
双江|
通江县|
安图县|
弥渡县|
德令哈市|
边坝县|
舒城县|
什邡市|
溧阳市|
施秉县|
来凤县|
万全县|
恩平市|
阳原县|
南昌县|
江安县|
台江县|
汤阴县|
城固县|
大石桥市|
贵港市|
安丘市|
平阳县|
含山县|
周宁县|
东宁县|
孝义市|
西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