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迥然不同的氣氛-《明末最強釘子戶》
第(1/3)頁
論功行賞、定罪之后,便是各官將的酒宴慶賀。
宴會上,洪承疇、張霖若等人慷慨激昂,鼓舞士氣,激勵眾將再接再厲,為大明立下新功。
尤其對平虜伯溫越,眾人都是贊譽有加。
在捷報如潮的氛圍中,眾人舉杯暢飲。
盡管此戰途中遭遇波折,總體而言,戰事進展順利,先前的策略一一得以實施。
特別是陣斬阿濟格的消息傳開后,全軍上下士氣高漲至頂點。
對于接下來的戰事,各官將普遍持樂觀態度。
特別是那些未參戰的將領,更是摩拳擦掌。
期待在輪到自己時,能夠立下戰功。
此次,溫越與祖大壽、付崇英、曹變蛟、王宸霆、王撫等坐于一桌。
見曹變蛟與付崇英眉飛色舞,溫越暗自點頭,二人部下在戰斗中的表現可圈可點。
席間,曹變蛟、王宸霆紛紛向溫越敬酒祝賀,對青牙軍新功表示羨慕。
王宸霆更是笑言:“可惜啊,這次未能與溫將軍并肩作戰,否則老王我,也能沾點光了!”
眾人聞言,皆大笑。
溫越亦笑,隨即正色對王宸霆道:“王老哥駐守杏山,擔子不輕,這場戰,才剛剛開始,未來還有許多硬仗惡仗等著我們。”
曹變蛟放下筷子,凝重道:“確實如此,近日建虜窺探日益頻繁,料想他們在松山受挫后,會圖謀我大興堡,意圖截斷我軍糧道!”
溫越點頭贊同:“這是肯定的,今日一戰,建虜戰斗力不容小覷,特別是他們兵力龐大,現更有大量火炮與火銃部隊,我們絕不能存有輕敵之心。”
今日的戰斗,盡管明朝軍隊宣告勝利,但各部實力參差不齊的問題卻暴露得淋漓盡致。
溫越分析,在兵力相當的情況下,諸如牛苛、湯通、柏恩光等將領,恐怕難以與清軍抗衡。
李鳴負和左顯光麾下的秦軍雖能應對農民軍,但在清軍面前則勝負難料。
其余將領或可勉強維持均勢,祖大壽則有望勝出。
青牙軍雖戰斗力強,但終究不能四面出擊,難免有被牽制之時。
然而,明軍內部的將領各懷心思,各自為政。
宴會中,將領們按桌次自然分化為數個陣營。
溫越為自為一軍,曹變蛟則自成一派,則與牛苛、湯通、等軍將領為洪承疇麾下。
李鳴負、左顯光、劉繼虎等人則保持中立。
再觀洪承疇等三人,雖在低聲談笑,商討捷報的撰寫。
但洪承疇、張霖若、王恩寵三人心思各異。
未來的局勢走向,溫越難以預測。
這時,劉繼虎在歡笑之余,不忘向溫越訴苦。
提及戰事一開,火藥消耗速度遠超預期,希望平虜伯能給予補給。
溫越點頭應允,回想當初賣給朝廷的火銃,每支配備五十發彈藥,平時的戰事規模下是夠用的。
但松山大戰持續時間未知。
這樣的彈藥配給恐怕難以持久。
今日之戰,他的青牙軍定裝紙筒彈藥消耗尚可。
但“萬人敵”等武器的彈藥消耗卻頗為嚴重。
若是戰事繼續這樣下去,輜重營攜帶的“萬人敵”彈藥,恐怕僅能維持一至兩個月的供應。
參謀局的先見之明令人欣慰。
他們早已預見并規劃好大軍的后勤保障,確保補給線的持續運作。
沿途設立的兵站和商站,如同生命線,只要糧道暢通無阻,武器與糧草的供應將源源不斷。
溫越胸有成竹,向劉繼虎保證:“子藥的供給,你無需掛心,我青牙軍還是能保證的!”
這個時代,火器的使用受限于火藥的生產。
一旦火藥供應充足,定裝紙筒彈藥的制造便不再是難題。
以青牙軍為例,火藥廠的工人在流水線作業下,每人每天能夠包裝出數百發定裝紙筒彈藥。
一個工廠的日產量可達數萬發,一年下來,其總量更是難以想象。
青牙軍在火銃制造上,如今已建立起嚴格的標準。
鉛子的生產采用模具鑄造,每次鑄造都能批量產出,且尺寸偏差極小。
這免去了手工挑選和打磨的繁瑣,大大加速了定裝紙筒彈藥的生產流程。
火藥的充足供應,確保了溫越麾下武器的穩定生產。
青牙軍現今的火藥生產技術,雖受季節影響,但年產量達到數百噸黑火藥完全不在話下。
這正是溫越敢于大規模配備火器的底氣所在。
他并不擔憂武器的流失,因為沒有火藥,任何火銃都不過是無用之物。
劉繼虎聽到溫越的承諾,喜形于色,激動地說道:“一切就靠平虜伯了!平虜伯的慷慨,令小弟感激不盡,今后我定將竭盡全力,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在場眾人聞言,皆哄堂大笑,溫越也忍俊不禁。
再看身旁的付崇英,見他也是哈哈大笑,便沉吟片刻,說道:“付兄弟,這次戰后,我軍繳獲了許多建虜的盔甲,等下回去后,你挑些合適的,讓你的部下換上吧。”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高县|
祁阳县|
东城区|
南部县|
隆林|
乌鲁木齐市|
温泉县|
株洲市|
夏河县|
斗六市|
沈丘县|
甘洛县|
临夏市|
陵水|
迁安市|
米泉市|
颍上县|
措勤县|
白河县|
贵港市|
黄大仙区|
兴业县|
安龙县|
台南县|
洛浦县|
马龙县|
翁牛特旗|
天柱县|
象山县|
海城市|
涡阳县|
九龙县|
金塔县|
察隅县|
普洱|
贵港市|
南乐县|
永泰县|
文水县|
陆良县|
宿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