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詭異的明軍-《明末最強釘子戶》
第(2/3)頁
經過一番安撫,總算平息了這場風波。
而除了這番小插曲,此次盛宴上,牛苛與湯通兩人風光無限。
不僅受到洪承疇等眾官員的高度贊揚,連溫越也親自舉杯相敬。
不管過往有何芥蒂,至少今日,牛苛與湯通的表現令人刮目相看。
此后,帳內氣氛熱烈。
宴席間,眾人商討次日軍務,初步計劃已然成形。
次日,曹變蛟、牛苛、湯通只需擺出渡河的姿態,吸引敵軍注意。
關鍵在于,當溫越等其余主力向西推進時,能否將建虜主力引至女兒河畔。
若不能,曹變蛟等人斷不敢輕易越過小凌河。
地形因素也顯而易見,從石門山到小凌河,因地形狹窄,開闊地帶稀少。
明軍無法展開大規模攻勢,只能分批數千人緩慢過河,這無異于添油戰術。
而清軍,則能一次性在錦州城東、城北部署數倍乃至十數倍于明軍的兵力。
這正是溫越不主張主力從此處進攻的原因。
再多的兵力,在此地也難以施展。
每次交戰,清軍都能采取以多勝少的策略。
明軍戰斗力本就弱于清軍,若再陷入以少敵多的境地,后果將不堪設想。
然而,溫越也有分析,清軍首領不敢承受明軍主力渡過女兒河的威脅。
這對錦州南、長涇堡、苗柏堡的駐軍構成了巨大威脅。
皇太極非等閑之輩,必然能洞悉此點,定會集結重兵進行攔截,雙方將在女兒河兩岸展開激戰。
趁此良機,曹變蛟等人將渡過小凌河。
盡管錦州城已被重重圍困,但城內若能把握時機,率軍出城迎戰,與城外大軍形成前后夾擊,得勝也不是不可能。
此戰關鍵在于,時間緊迫。
明軍主力西進時,清軍雖會短暫困惑。
但很快會調集重兵快速支援,想要順利過河,并非易事。
當然,對明軍而言,是否過女兒河并不重要。
只要能吸引清軍主力,解錦州之圍,即為勝利。
商議完畢。
帳內氣氛凝重。
明日一戰,至關重要,稍有不慎,便可能演變成雙方的決戰。
對面是兇悍的建虜,數十萬兵馬廝殺,生死難料,禍福僅在瞬息之間。
無論是大將還是小兵,都可能瞬間戰死,柏恩光的遭遇便是前車之鑒。
洪承疇極力鼓舞士氣。
而王恩寵則以嚴肅的口吻告誡,明日之戰,若有誰膽怯退縮,不盡心為國效力。
他定將如實上書,予以彈劾。
……
夕陽西沉,夜色緩緩織上大地,四周的景致在暮色中漸漸隱去。
唯獨北面石門山、西面黃土嶺和南面馬娘宮等地,依舊在視線中占據一席之地。
不過此刻,它們已被連綿的軍營和獵獵飄揚的大纛旗所替代,仿佛一片由戰旗和帳篷組成的海洋。
營地里,星星點點的燈火開始閃爍,其中不乏隨軍的民夫們,他們正熱火朝天地工作,打造著戰爭所需的器械。
明日的戰斗,無論是曹變蛟和牛苛在小凌河的行動,還是溫越等人在女兒河的渡河,都離不開大量木排和浮橋的支持。
為了確保順利,監軍王恩寵還特意調集了漁船,沿著小凌河北上,隨時準備為前線部隊搭建浮橋,以應對不時之需。
大明雖已疲憊,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前線物資依舊源源不斷。
為了防止清軍偷襲,所有漁船都沿著小凌河西岸和北岸行駛,確保安全。
湯通軍則沿河谷扎營,各巡邏隊,密布岸邊,以防不測。
牛苛軍在石門山安營扎寨,同樣挖壕溝,嚴陣以待,防止清軍的突然襲擊。
戰旗飄揚,營帳連綿,馬嘶人喊,整個戰場彌漫著金戈鐵馬的氛圍。
在黃土嶺下,溫越策馬而立,靜觀石門山的北面。
他沉穩如山,靜待風暴來臨。
山雨欲來風滿樓啊……
……
崇禎三年的八月初七,晨曦微露。
明清兩軍的營地已是一片喧囂。
從云端俯瞰,大地宛如一幅精細的畫卷。
城池與屋舍猶如棋盤上的格子,而一座座軍營則如同剛破土而出的蘑菇,星羅棋布。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城县|
金乡县|
高密市|
海晏县|
苏州市|
甘洛县|
太原市|
邹平县|
年辖:市辖区|
苏尼特左旗|
股票|
漳州市|
揭西县|
保靖县|
温州市|
会宁县|
独山县|
旬阳县|
平罗县|
东方市|
东城区|
乌恰县|
郴州市|
铜川市|
荃湾区|
湖口县|
漠河县|
巴彦县|
万载县|
桃园市|
阿坝县|
高台县|
赣榆县|
咸丰县|
汽车|
攀枝花市|
边坝县|
武城县|
SHOW|
疏附县|
武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