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如今的關隴門閥已然崩頹離散,勢力不復鼎盛之時十之一二,想要按部就班重歸朝堂執掌大權,非三十年之功不可,這還需要族中有驚才絕艷之后輩挑起大梁。 他如今已經年近古稀,哪里還能等那么久? 生死成敗,畢其功于一役。 蕭瑀則大吃一驚,忙道:“豈可如此?起事可以,但絕不能貿然攻打長安城,吾等雖有鄂國公之右侯衛,但太子也有東宮六率,此前關隴軍隊數十倍于東宮軍隊,仍被打得大敗虧輸,此時若與東宮六率死戰,勝負難料,一旦敗北,則大勢已去,再難有回天之術。皇帝之位,當可徐徐圖之。” 自關隴式微,山東、江南兩地門閥便是天下第一等的世家,各家錢糧充足、子弟無數,竭盡全力支持晉王,則晉王的實力遠在太子之上,畢竟等到“遺詔”公示天下,更“揭露”太子毒殺陛下之惡行,必然使得太子聲望暴跌,許多原本傾向于支持太子的勢力會選擇靜觀其變。 如此形勢之下,縱然太子登基又能如何?只需穩扎穩打,晉王必定是最終的勝利者,又何需甘冒奇險,與戰力剽悍的東宮六率生死相搏? 即便最終不勝,也可挾持晉王退往江南亦或山東,與中樞成鼎足之勢,或是東西割據,或是劃江而治,有著山東、江南門閥支撐,足以積蓄力量以期卷土重來,斷然沒有勐沖勐打非生即死的道理。 何其蠢也…… 尉遲恭提醒道:“而且不要忘了右屯衛,那可是房二的軍隊,如今雖然在江夏郡王掌控之下,但軍心必然不肯歸附,若房二振臂一呼,不知多少人響應……右屯衛的戰力,可不能輕忽視之。” 現在他麾下的右侯衛乃是晉王陣營當中的主力,其余各家拼湊起來的武裝不值一提,這是他尉遲恭賴以奠定從龍之功的好時機,卻也不能什么也不想的莽上去裝個頭破血流。 這可是他的家底,拼掉一點就少一點,萬一都拼完了還未攻下長安,等到山東、江南兩地的援軍抵達,還能有自己什么事兒? 既要趁機奠定晉王麾下的地位,又要盡可能的保存力量,這其中分寸拿捏之難,令尉遲恭有些抓狂…… 宇文士及怫然不悅:“諸位口口聲聲從長計議,還不是打著保存實力的心思?皇帝大位,有德者居之,無論吾等手中掌握著什么樣的把柄,只需太子多在皇位上安坐一日,這皇位便愈發穩固一分……等到一年半載之后已成既定事實,到時候還有幾人記得晉王殿下?還有誰在乎太子是否毒殺先帝、迫害手足、篡奪皇權?只怕到時候人人皆認可太子的皇位,反倒認定吾等乃禍國殃民的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李治被吵得頭昏腦漲,無奈嘆氣。 各懷機心,人性如此,想要當好一個威望絕倫的領袖使得各方臣服,何其難也……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