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公孫瓚身處幽州,每日帶兵與諸胡廝殺,而幽州養馬,不缺戰馬。
麾下精銳自然皆為騎兵。
短短數日,未等劉虞反應過來,公孫瓚的兵馬已經來到城下。
幽州境內,本就是劉虞掌管治理,公孫瓚掌管兵馬。
所有兵馬,皆在公孫瓚手下。
在公孫瓚一番攻伐之下,劉虞最終不敵,被將士所擒下,送到憤怒的公孫瓚面前。
被怒急的公孫瓚一刀斬殺。
劉虞一死,一時之間,幽州動蕩不安。
而公孫瓚也聽取謀臣意見,將幽州牧之位取而代之。
……
兗州昌邑郡。
劉鴻在得到消息的時候,劉虞已經死了。
看著書信內事無巨細的事情緣由。
直覺告訴他,這件事有很大的問題。
畢竟劉虞和公孫瓚突然反目,甚至直接生死相殺,怎么看都不太合理。
很快,他就從其中發現了袁紹謀臣的蹤跡。
這種關鍵的時期,袁紹的謀臣突然出現在幽州境內。
雖然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是袁紹干的,但他的直覺告訴他,這就是袁紹的手筆。
劉鴻搓了搓牙花。
“這就麻煩了。”
幽州有劉虞和公孫瓚,尚且還能抵擋袁紹。
兩人雖然素有間隙,政見不合,但也懂的相互節制。
公孫瓚有勇,劉虞有謀,劉虞和諸多胡人更是關系良好,必要之時還能調集幽州附近的胡人對抗袁紹。
以兩人之力,袁紹想要奪走幽州也是無比麻煩。
現在劉虞一死,公孫瓚獨存,以這家伙的性格,定會和諸胡為敵。
背后又要面對袁紹這一大敵的入侵。
腹背受敵,以公孫瓚的能力,怕是很難守住幽州。
畢竟,歷史上,這家伙就不是袁紹的對手,接連幾次都被袁紹擊敗,失了幽州,自殺敗亡。
沒道理多了個他,歷史就會改變。
雖然幽州兵強馬壯,但文臣武將極度稀缺。
相對比袁紹麾下文臣武將云集,公孫瓚憑什么跟對方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