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雖然手握一萬精銳,但也只是守城有余。 讓他去主動碰瓷黃巾軍,那不是送死么。 這廝打的好主意,讓他去送死解決昌邑之威,但他又不是傻子。 兗州刺史死了,沒有這個頂頭上司,他做事自然會方便很多! 他巴不得這家伙快點死了才好。 而且,兗州黃巾襲擊昌邑本就是他的策劃,又怎么可能會橫插一腳打亂自己的計劃。 不推波助瀾就算是好了。 幾日后,昌邑城破。 裴元紹親手將兗州刺史斬殺。 而昌邑城被破,刺史被殺的消息也傳到了東郡這里。 劉鴻在郡守府內閉著眼,心中盤算。 如今兗州刺史已死,十萬黃巾軍可是一支不可小覷的力量。 這把刀,怎么才能將其最大利益化! 人口,馬匹這兩樣是目前急缺的。 但,在東漢時期,適合養馬的地方,來去就那幾個。 并州,涼州,幽州,雍州。 兗州雖然也能養馬,不過所需要的耗費過于龐大,周圍山脈較多,平原少。 耗資耗力,還養不出好馬。 因此設在兗州建起養馬場,并不是一個最佳選擇。 幽州,雍州距離太遙遠,也不在選擇范圍內。 并州,涼州想要打通必經之路,則需要經過冀州與司隸州,跨度太大! 劉鴻拿出一張地圖,鋪在面前的桌子上。 東郡與青州平原郡相鄰,而平原郡有不少平原。 雖然沒聽過青州有養馬之地。 不過,不管是地勢還是位置,好像都有養馬的潛力。 念頭至此,劉鴻眼中眸光一閃,與其冒險橫穿兩州之地。 倒不如打通鄰近的平原郡,在吞并青州。 兗州并不是一個好地方。 四戰之地,占據兗州必定會腹背受敵。 如果取下青州之地,以東郡為橋頭堡,到時候三項自由選擇。 上可入冀州,下可覬覦兗州與徐州。 念頭通達后,劉鴻一紙傳令,讓裴元紹下一個目標攻入青州。 聯合青州黃巾軍一同,務必將青州刺史斬殺。 在歷史上,青州刺史名聲不顯,不是死在黃巾之亂,就是死在后面的戰亂之中。 現如今又有裴元紹十萬黃巾軍摻和,肯定難逃一死了。 “為了老夫的霸業,也只能犧牲一下你這個倒霉鬼了。” 劉鴻眼神銳利,毫無老態。 怪就怪,這家伙擋了他的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