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為了快點破案,韓成決定不按照常規的調查方法,對每個嫌疑人進行逐一的詳細調查。 而是決定另辟蹊徑,用排除法先排除一部分人的嫌疑,再重點調查嫌疑比較大的一批人。 比如家里裝有監控的,監控拍到他們整晚活動軌跡且沒有外出現象的,可以暫時排除嫌疑。 比如有證據證明當晚沒有見過郭泰明的也可以暫時排除嫌疑。 ...... 一通排除下來后,一千多個嫌疑人最后剩下了四百多個嫌疑人。 排查四百多個嫌疑人仍然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韓成想起郭泰明的女兒在口供里曾說過,她在郭泰明失蹤那天晚上十點的時候曾經回家找過郭泰明,但當時屋里空無一人,且她打郭泰明的電話也打不通。 韓成猜想那時郭泰明應該已經失蹤。 而郭泰明是在晚上七點進入凱選一號的。 這也就是說郭泰明應該是在晚上七點到到十點這段時間失蹤的。 縮短了排查的時間段后。 剩下的四百多個嫌疑人又排除了將近一半的人,最后剩下了二百多個嫌疑人。 這兩百多個人里再排除掉行動不便的老人,還有小孩,最后剩下了一百五十多個嫌疑人。 從開始的一千多個嫌疑人縮減至一百多個嫌疑人。 韓成他們僅僅用了一天的時間。 這看似很神速,但一開始其實他們執行這項任務時并不順利,因為凱選一號大樓住的人大多是非富即貴,他們以保護隱私為由拒絕配合提供相關的證據。 最后,韓成不得已給牧偉打了電話。 在南市時,牧偉曾經對韓成說過,在辦案過程中遇到阻礙可以隨時找他幫忙。 牧偉接到韓成的電話后,火速趕到了海市。 在牧偉和海市領導的周旋下,凱選一號的住戶這才愿意配合韓成的提供各種證據資料。 案件調查到這,韓成他們都感到了有些精疲力盡。 但他們還不能松懈,他們還得從這一百五十多個嫌疑人中,篩選出嫌疑最大的人。 韓成決定先用測謊儀對這個一百多個嫌疑人進行測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