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三十年前的事,粉店老板為何到如今還記得這么清楚? 這是粉店老板隱藏在心里的一個小秘密。 這個秘密在此之前他從沒跟任何人說過。 當年在南大碎尸案發生后,警方曾在整個南市張貼公告,希望市民提供線索。 在公告里警方明確描述被害人蕭艾琴的穿著打扮長相,還附上了黑白照片。 當時看到電線桿上張貼的公告后,粉店老板一眼就認出了死者蕭艾琴就是那個曾在他的粉店吃過粉的小姑娘。 但當時膽小怕事的他,想著蕭艾琴只是在她的粉店吃過粉而已,他就算提供了這個線索給警方,也幫不上警方什么忙。 反而如果他給警方提供線索的消息萬一讓兇手知道了,對他進行報復,那就得不償失了。 最后他決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索性跟誰都沒提起此事。 那為何粉店老板,現在又愿意說出來了呢? 因為如今粉店老板已經是七十多歲的人,土埋半截的人,他已經沒有什么顧忌。 他看到三十年過去了,警方依舊還沒有放棄追查兇手,有心里感到非常愧疚,便把這個他藏了三十年的秘密告訴了積案組。 這個新的發現,對于確定蕭艾琴失蹤的范圍有著重要的意義。 粉店老板最后還提供了一條非常有價值的信息。 粉店老板說,他記得蕭艾琴吃完粉后,沒有朝南市大學的方向走,而是繼續往青沙路的另一條岔路松海路走去。 松海路一帶是城中村,那里著各式各樣的人,有農民工,個體戶老板,小白領.......等等。 不過,蕭艾琴為何要步行走這么遠來到人員復雜的城中村呢?她是來找人的嗎? 但她的離校出走似乎是臨時起意的,也沒有與人約好前去赴約的跡象。 為了多了解些城中村,韓成和余珊來到南市郊區的一處城中村。 城中村屬于城市的邊緣地帶,這里的房子大多是當地居民的自建房,樓層不高,一般也就只有七層樓高。 城中村里面的道路狹窄,街巷兩旁有很多商鋪和鋪,有賣水果蔬菜的,有賣衣服鞋帽的,也有賣花卉的,賣熟食的...... 城中村就像鄉鎮的集市,人口密度很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一副生機勃勃的景象。 韓成特地選擇了晚上七點多的時間來逛城中村。 因為三十年前,蕭艾琴也是差不多在七點多的時間走進了城中村。 七點多的城中村熱鬧非凡,小吃攤夜宵攤水果攤熟食攤......隨處可見。 雖然三十年前的城中村可能沒有如今這般熱鬧,但人們的生活習性基本上是沒有太大變化的。 從如今的城中村也能看出三十年前的城中村的大概熱鬧景象。 韓成和余珊在人來人往的街道上走著,突然被一條排成長龍的隊伍給擋住了去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