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林霍一路跟隨環衛工來到了環衛工家附近,躲在了旁邊一棟廢棄的民宅屋頂上,緊緊地盯著環衛工的家里,他看到了環衛工的兒子鐘實吃了幾塊那袋人肉,還看到了環衛工發現袋子里有人類手指后驚慌萬分的場景......... 他觀察記錄著各類人群的反應。 后來,南大碎尸案,如他所愿,震驚了全國。 南市警方出動了全市的警力全力破此案。 林霍這時有些慌了!他決定先逃出南市再說,因為走的匆忙,他只是把挖的地窖的入口給封死,并沒有來及銷毀地窖里的尸骨和泡在玻璃大罐里的器官等等。 林霍離開了南市后輾轉到了玉市,為了防止日后被警方追蹤到他,他索性在黑市里花高價買了一個身份證,改名叫胡雅達,真實的胡雅達是個孤兒已經去世,相貌和年齡和林霍有幾分的相似。 冒用了胡雅達的身份后,他重新參加了高考,考上了玉市的醫學院,這次他選擇的專業是心理學。 在大學期間,他利用自己通過罪惡手段獲得的“一手心理學資料”,撰寫了很多的論文。 他的文章得到了許多人的認可,后來他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在玉市打響了名氣,成為了玉市心理學界鼎鼎大名的心理學教授。 功成名就的他還被警方受邀作為心理學顧問協助警方破案。 李老也就是那個時候和林霍認識的。 那時的林霍雖然人在玉市,但一直關注這南大碎尸的調查進展。 一開始他還有些擔心警方調查出什么,但多年過去后,警方對此案的調查毫無進展,還把那個案子定義為了懸案積案,林霍也就徹底放松了警惕,把精力全部放在了心理學研究上。 后來他在心理學方面的研究越來越成功,他已經能在龍國的心理學界占據一席之地,甚至可以說是心理學泰斗級別的人物。 各地的大學都邀請他去當客席教授。 本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林霍已經差不多把南大碎尸案給忘了,但一天,一則南市的新聞讓他緊張了起來。 新聞上說南市青沙路一帶即將進行大面積的拆遷,把那塊區域建設為南市的新城區。 而林霍當年在城中村開的診所位置就在拆遷的范圍內! 如果房東把房子賣了開發商,開發商動工挖地基的時候,必然就會把他藏在地窖里的東西挖出來。 到時候,警方就有可能會懷疑到他身上。 于是,他把工作的重心迅速轉移到了南市,還在南市好幾所大學當起了客席教授。 在南市安頓下來后,他找到了房東,想重新租下當年他用來開診所的那棟房子。 房東見錢眼開,很爽快便把房子重新租給林霍。 再次走進那棟埋藏罪惡的房子,林霍不僅沒有恐懼感,反而有種找回了當年那種熱血沸騰的年輕感覺。 林霍重新改造了地窖,重新裝修了一番。 他有空的便會來到地窖里,獨自欣賞他當年拍攝的那些或血腥或殘忍的照片和視頻。 后來他聽說江南分局準備成立積案組調查那些未破的懸案積案,他知道南大碎尸案必將會被重啟調查。 為了能隨時打探到積案組調查南大碎尸案的進度,他在江南分局的人到醫科大學挑選心理學方面的人才加入積案組時,他極力地推薦了他的學生余珊。 余珊以為林霍是肯定的她的能力才推薦她去積案組,對林霍非常的感激。 但她豈能料到,其實林霍是想通過她來打探積案組的對南大碎尸案的調查進度。 余珊進入積案組后,林霍假意說他曾經協助過警方偵破過不少案件,在心理破案方面有一定的經驗,如果余珊在查案過程中遇到什么困難都可以隨時請教他。 余珊自然求之不得,畢竟林霍是她的導師,懂得比她多。 所以當她在調查南大碎尸案的過程中,遇到心理學方面的問題,就會經常找林霍討論。 林霍也就是這樣對積案組的調查進度,還有眾人的行蹤了如指掌。 當積案組調查到蕭艾琴的同學曲曉時,網上爆出了一個熱帖,帖子上懷疑蕭艾琴是被她的神秘男友殺害的。 林霍看到那個帖子后,他既驚慌又憤怒,當他查到帖子發布者所在的地址是曲曉家時,他想當然便認為那個帖子是曲曉發的。 他懷疑蕭艾琴當年是不是跟曲曉提過他,為了把曲曉這個隱患徹底除掉。 他查到了曲曉的電話號碼,然后用網絡電話打給曲曉,謊稱自己是心理咨詢公益組織的,可以免費幫人做心理疏導。 就這樣曲曉一步步被林霍進行心理滲透,進而被控制思想和行為,最后被唆使自殺。 曲曉死后,林霍從余珊那打聽到,韓成從他當年送給蕭艾琴的那本《傲慢與偏見》中提取到了半枚指紋。 林霍頓覺不妙,那本書是他送給蕭艾琴,那上面除了蕭艾琴的指紋,那就只有他的指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