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她們只知道包養鄧倩的那個男人似乎有錢,經常給鄧倩大把大把的鈔票花。 但至于那個男人是誰,長得怎么樣是做什么的,她們一概不知。 韓成覺得這個包養鄧倩的男人極有可能就是殺害鄧倩的人。 十八年前這個男人通過盜墓賺得大把鈔票,已經是個有錢人,而十八年后的今天,他依舊做著倒賣文物的行當,想必現在應該是非常有錢的人,資產至少應該超過千萬。 而從兇手多次進入古墓轉移陪葬品這一細節,韓成推斷,兇手極有可能是柳市人或者是興市人。 柳市和興市相鄰,而且霖海文化公司就在興市,他們轉移文物也方便。 韓成決定查一查柳市和興市資產過千萬的富人。 或許真兇就隱藏在這些人里。 韓成讓相關部門統計了一下,了解到柳市和興市凈資產過千萬的的人大概有兩萬人。 這是一個龐大的數據,即使兇手就隱藏在這兩萬人中,也很難把他揪出來。 不過,韓成并不打算一一去調查這兩萬人,他想到既然兇手和馮霖海合作走私文物。 或許兇手的公司也會和霖海文化公司有合作。 于是韓成轉換了思路,從所有與霖海文化公司合作過的公司中,篩選公司注冊地是在柳市或者興市的,且凈資產過千萬的公司。 很快,韓成篩選出了20家符合條件的公司。 另一邊。 牧研他們通過對霖海公司的業務運作流程進行詳細的調查后,終于調查清楚霖海公司偷運文物出境的方式。 霖海公司的業務有很多,其中一項業務就是把國內的藝術品仿制品賣到國外去。 而他們就是通過把文物混入仿制品的方式,偷偷把文物轉運出境。 韓成發現,霖海文化公司每運送一批被盜文物出去之前,霖海文化公司就會從一家叫柳源工藝的公司進一批高仿被盜文物的仿制品。 而這家叫柳源工藝的公司正是在韓成篩選出的那20家可疑的公司名單里。 于是韓成他們把調查的重點轉移到了柳源工藝,對這家公司進行了細致的調查。 通過調查,韓成他們發現柳源工藝對外宣傳是生產藝術品的廠家,但他們的業務卻很單一,只和霖海公司有業務往來,而且他們出售給霖海公司的仿制品,價格明顯高于市場行情價,有洗錢的嫌疑。 柳源工藝有一家專門生產工藝品的工廠,但這家工廠常年大門緊閉,從不接待外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