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過調查的結果,卻讓韓成有些失望。 他們了解到,四名死者被害前的三個月并沒有去過同一家醫院。 不過朗巖的一個同事卻透露了一條重要的線索,他說朗巖最近交了個醫生女友。 因為他們玩的是地下情,所以極少有人知道那個女人的存在,就連朗巖的父母也不知道。 遺憾的是,朗巖的同事的并不知道朗巖的秘密醫生女友是誰,只知道她是哈市第二人民醫院的醫生。 雖然不知道郎巖的秘密女友是誰,但知道她是哈市第二人民醫院的醫生,這已經是一條非常重要的線索。 郎巖的這個秘密女友,和之前韓成對嫌疑人的刻畫完全吻合。 首先,她和郎巖認識且關系親密。 其次她是醫務人員,有機會接觸到口服麻醉劑。 不過哈市第二人民醫院的女醫生這么多,誰才是那個嫌疑人呢? 為了不打草驚蛇,韓成讓秦以在不驚動醫院內部人員的情況下,弄到了哈市第二人民醫院所有女醫生的資料。 這個醫院一共有52名女醫生。 根據韓成的判斷兇手的年齡大概是是25到40歲之間。 排除年紀大的女醫生。 40歲以下的女醫生有20名。 兇手極有可能就在這20人當中。 但現在韓成對這20人的了解非常有限。 所以,韓成決定先在外圍秘密細致調查這二十人。 在縮小嫌疑人范圍后,再對重要的嫌疑人進行提審。 一番調查后,韓成他們排除掉沒有作案時間的十七名女醫生。 現在就剩下了三名不能排除嫌疑的年輕女醫生。 她們的名字分別是,林莎、婁詩、景芝。 秦以把三人帶回了警局進行一一審問。. 在三人接受審問的同時,韓成在觀察室觀察著三人的表情,判斷誰在撒謊。 結果通過初級鑒謊技能,韓成判斷出,林莎和景芝在被審問的過程中沒有撒謊。 反而那個叫婁詩的在警方問她有沒有從醫院偷拿過麻醉劑時,她撒了謊! 婁詩的嫌疑陡然上升。 在秦以和幾名專業審訊人員的輪番高壓審訊下。 最終婁詩承認了她就是四起案件的兇手,還交代了所有的作案細節。 案件“告破”后,哈市刑警隊的人個個都非常的興奮。 然而正當哈市刑警隊所有人正沉浸在破案的喜悅中時。 韓成卻覺得婁詩交代的一些作案細節和他此前的判斷不相符。 比如在第一起案件中,目擊者魏景明明說看到兇手穿的是紅色外套。 但在審問時婁詩卻說自己穿的是黃色的衣服。 還有婁詩,在講述第三起案件時,她把冰雕密室的那扇鐵門說成了木門。 ....... 諸如此類她供述的一些細節與事實不相符合的情況還不少。 韓成覺得,婁詩很有可能是在替人頂罪的。 那她要替誰頂罪呢? 韓成調查了一下婁詩身邊的人,發現她最要好的朋友竟然是三名嫌疑人中的林莎。 難道她是在替林莎頂罪? 可韓成通過初級鑒謊技能觀察過林莎在接受審訊時的表情,技能告訴他,林莎沒有撒謊。 莫非林莎的“表演”騙過了初級鑒謊技能。 這并非沒有這種可能,因為初級鑒謊技能上已經有備注。 說這個技能的準確性并非是百分百的,它的鑒謊效果只相當于測謊儀的測謊效果。 而測謊儀的測謊效果也是有漏洞的,比如說一些心理素質的比較強的人,或者懂測謊原理的人,他們極有可能會通過自我控制心理活動和面部表情來瞞過測謊儀。 韓成查了一下林莎在醫學院所學的專業,發現林莎在大學里輔修過心理學專業。 這讓韓成對這個林莎更加起了疑心。 韓成開始重新關注起了林莎。 因為林莎暫時被排除嫌疑,所以她被釋放了,現在已經回到醫院工作。 韓成獨自來到了哈市第二人民醫院,假裝成病人家屬,在醫院里走來走去,有意無意間觀察著林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