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所謂聯合幕府。 事實上是津川宗治思慮已久后的產物。 誠然,如今津川家的實力已經冠絕日本,津川宗治自己所領更是多達一十一國之多,站了全天下六分之一的地盤。 若是再算上同盟、姻親以及從屬的勢力,近幾以東已經是津川宗治一個人說了算了。 但關西之地,尚有諸多實力強勁的豪族。 九州之地更有足利義輝前去搞事。 雖說并不擔心什么,但若要以武力平定天下的話,這仗還真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時候。 所以津川宗治決定,邀請天下大名上洛,共同建立一個聯合幕府。 在津川宗治的設想里,日后幕府內設有上議院、下議院兩個機構。 上議院一共一百個席位,從天下大名中選取一百人成為議員,若是人數不夠則從津川家內部另行選拔,反正津川家的地盤多,分給家臣們之后也都可以自動成為大名,這一點倒是不用擔心。 上議院主要是用來商討一些國之大事,大家互相商量著來,舉手投票表決,得票數多者的提議則被采納,隨后由津川宗治裁定。 自然聯合幕府的大將軍依然由津川家世襲,不過上議院的院長則是由議員們自行推舉,將軍不得干涉。 說白了,這就是給大名們一點存在感和參與感,讓他們知道這天下雖然是津川家的,但卻也有自己的一份。 至于下議院,則是從大名之外的人中選舉,可以是商人、可以是各行各業中的能工巧匠,可以是普通武士,也可以是僧人和神官。 下議院設定人數為六百六十六人,議員任期與上議院的世襲不同,乃是五年制,每逢五年進行議員選舉。 各地以鄉為單位,層層推舉,最后選出這六百六十六名下議院議員。 下議院的作用主要是負責處理各地的一些次要事務,如有不決者可上報至上議院。 ...... 只是關于上下議院的設定,真田幸隆便給在座的大名們講解了近兩個時辰。 在確保所有人都聽明白之后,津川宗治這才站起身來說道:“關于建立聯合幕府的構想本家已經說得很清楚了,那么下面誰贊成誰反對?” 這是要站隊了,下面的大名們心里很清楚。 但與此同時,也是大名們心里最為掙扎的時候。 一旦贊成,那就意味著他們認命了,從此失去了爭奪天下的資格,只能拜伏在津川宗治的腳下,領著什么“上議院議員”的虛名渡過殘生。 至于反對,如今只要是個明白人都知道津川家統一天下的趨勢已經非常明顯,反對那就是死路一條。在座大名哪個不是家族繁衍上百年的名門,若是從此家名泯滅的話,那豈不是最大的悲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