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過就是自家夫人被那劉公嗣所擒罷了。 不過就是損失了兩萬多人而已。 算得了什么? 只要他孫仲謀還在,便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主公!” 正此時。 帳外傳來陸遜與朱然的聲音。 “我等拜見主公。” 陸遜與朱然臉上風塵仆仆,此刻一入軍寨,便對孫權行了一禮。 “起來罷。” 孫權臉上的神情,不悲不喜,古井無波。 “謝主公。” 陸遜與朱然兩人起身。 “主公...” 陸遜有些擔憂的看向孫權。 昨日的消息,他已經是知曉了。 主公陣戰不敵,被漢中王太子劉公嗣率兵追擊了一路,損兵折將無數,若非在關鍵時刻,韓當逆流而上,擋住追兵,說不定在華容城外十五里處,都不能扎下軍寨,整頓士卒,真到那個時候,損失肯定更重。 遭受如此重創,主公可想得開? “主公勿憂,夏口方向,已探查清楚了,不過數千魏國降軍而已,由于文則統軍,他在蛇山上扎營,并無阻斷我等后路的可能。” 蛇山在大江之南,而他大軍在大江北岸。 后路不被斷,最起碼,要逃往建業,那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只是于文則在夏口,斷了江上糧道,只靠陸上運糧的話,恐怕所需要的民夫,是如今的數倍不止。” 依靠大江轉運糧草輜重,首先,在路上糧草消耗很少,其次江上轉運糧草,用舟船一次性可以轉運很多,是故用上的民夫,不過是些許纖夫罷了。 并不需要多少人。 但陸上運糧那就不一樣了。 速度慢,運送的糧草只能一車一車的來,所需要的人力畜力,比之江上運糧要多少許多。 人多了,這陸上消耗的糧草也就多了,能運送的糧草就更少了。 與江上運糧比起來,陸上運糧只有缺點,沒有優點! “大都督不是在江上?他手上有江東水師萬余人,讓他去攻伐夏口于禁,可成?” 陸遜眼神閃爍,他在一邊說道:“主公,萬萬不可。” 不可? 孫權看著陸遜,問道:“為何不可?” “大都督所率水軍,在江上才能發揮出他最大的作用,而到了岸上,去攻城?這不是大材小用?” 他盯著孫權,緩了一口氣,繼續說道:“況且,我聽聞江陵水師已去攻伐陸口、州陵,若大都督沿江而上,必能保州陵、陸口不失。” 現在江東最大的優勢,就是水軍了。 這種優勢兵種,你把他當成炮灰去攻城? 這是腦子進水了,才能拍板做出來的決定。 “伯言此言有理。” 孫權也是反應過來了。 “那依伯言來看,我等如今,該當如何?” 該當如何? 陸遜思索片刻,他雙手緊緊握住,臉上有著不甘之色,但還是說道:“主公,我軍敗績,軍中士卒已無士氣,再在此地逗留,待江陵大軍掩殺而至,則我軍必敗,不如與那漢中王太子劉公嗣議和,我等退回建業。” 議和? 撤軍? “這便是你的辦法?” 孫權臉上浮出不悅之色。 他現在在那劉公嗣孺子手上連連打敗仗,夫人都被其俘虜,如今生死不知。 這臉都要丟盡了,此刻撤軍議和? 那不是將臉湊到那小子面前,給他抽打? “便沒有其他的辦法了?” 看著孫權一臉不悅的模樣,陸遜的話語不變。 “主公,現如今看來,徐晃被那漢中王太子劉公嗣所敗,并非是虛假消息,若我等無北面魏國援兵,如今又損兵折將,如何能與那劉公嗣爭鋒?” 撤退、議和,他陸遜也不愿意啊! 他已經在劉禪手上敗了兩次了,他自然不想再敗第三次。 但是... 現如今,已經不是人力所能扭轉的了。 除非那劉公嗣昏了頭,給了機會出來。 否則... 他江東大軍,絕無有戰勝的機會! 陸遜心中不想承認,但卻不得不承認,那漢中王太子劉公嗣,狡詐多謀,兵法詭道,要想找出他的失誤? 談何容易啊! “這...” 孫權心中痛苦,面色很是掙扎。 “主公,不若明日我去沖殺一陣,再看看結果?” 朱然看出孫權痛苦的表情,他現在能幫孫權的,便只有戰場搏殺了。 明日再沖殺一陣? 孫權眼中一亮。 但他思索一番,又想到方才陸遜所言,眼中的光亮又黯淡下去了。 “此事暫議。” 萬一明日沖殺一陣,又敗了,該當如何? 不是他孫仲謀未戰便先想著敗,實在是現如今這軍中士氣低迷,軍士無戰心,這如何能打出勝仗來? 莫要明日兩軍交戰,大軍直接潰敗了。 到那個時候,說不定他孫仲謀都要被那劉公嗣生擒,陪他夫人去了。 “主公,伯言所言有理,趁我等軍力損耗不大,尚有余力,還可與那劉公嗣議和周旋,若再打敗仗,莫說是保不住荊州三郡了,恐怕江東也有傾覆之危。” 諸葛瑾察言觀色,他從孫權方才言語中,便知曉孫權心中也有退意,只是心中惱怒,需要個臺階來下罷了。 “還請主公為荊州百姓,還請主公為軍中士卒性命著想,與那劉公嗣議和罷!” 主公你需要臺階下? 那我諸葛瑾便給你一個臺階? “這...” 孫權猶豫起來了。 看來這一個臺階,不夠他下的,還得添一把火。 諸葛瑾再說道:“如今前去議和,主公大軍盡可撤回江東,尤其是南岸大軍,若夏口蛇山上,那于文則軍寨不能被攻拔下來的話,南岸大軍,恐怕連江東都回不來,若主公能議和,可保住南岸數萬將士性命,況且,一旦議和,夫人亦可換回來。” “也罷!” 孫權嘆了一口氣,他也就順著諸葛瑾給他的臺階往下走了。 “我孫仲謀謀劃數載,竟然不如一孺子。” 一想到他為了攻伐江陵,不惜敗壞自己的名聲,背盟破誓。 現如今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甚至還有可能要割地。 這心中的痛楚,這心中的屈辱,在不斷的折磨著他的內心。 “誰人可做使者,前去議和?” 作為使者,前去議和? 諸葛瑾脖子一縮,趕忙后退。 現在去議和,這不是找罵嗎? 便是議和成功,在江東之中也要背負罵名。 畢竟現在的局勢,戰場上失利,要想在談判桌上講回來,那可能嗎? 萬一割地求和,這罪名豈不是要他來當? 不行! 這個差事不能來領。 中軍主帳中,虞翻也是縮了縮脖頸,盡量不在孫權面前晃悠。 哼! 眾人的模樣,他孫權坐在高座主位上,那是看得一清二楚。 他心中有些不滿,也不等有人前來請命,他直接點名。 “子瑜,此番出使,你為正使。” “我?” 諸葛瑾眉頭一皺,臉上的表情頓時就變成苦瓜臉了。 但也只能不情不愿的起身道:“諾。” 太好了。 虞翻緩緩吐出一口氣。 有諸葛子瑜頂在前面,總沒有我事了罷。 虞翻還未笑完,孫權的下句話,馬上便過來了。 “仲翔,你為副使,與子瑜一同前去出使。” “這...” 虞翻臉上的笑容頓時凝固住了。 我去? 他面露苦色,卻只得上前領命。 “諾。” 孫權也不在意諸葛瑾與虞翻此刻心境,直接說道:“此番前去出使,定要得出一些成果出來,首先,讓我江東大軍,全部回到江東去;其次,長沙郡與桂陽郡,都可以給那劉公嗣,但江夏郡絕對不行!” 有江夏郡在,他孫權便有圖謀江陵的可能。 一旦江夏郡丟了,那在大江北岸,便只有新占的廬江郡幾座城而已。 他大軍敗績,能否守住廬江郡,都是一個問題。 只要江夏郡在,便還有機會! “然后,讓那劉禪小兒,將我江東被俘虜的士卒放歸。” 這俘虜,自然也包括他夫人步練師了。 “最后,我等可與那劉公嗣簽訂盟書,盟書中,錢糧之事,可以商量,甚至送質子過去,也不無不可,但絕不能給那劉玄德稱臣!” 大軍打了敗仗,要想從談判桌上談回來,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孫權也明白這一點。 但是,他心中還是有他的堅持的。 稱臣? 絕對不行。 割地? 江夏郡絕對不能割! “這...” 諸葛瑾與虞翻對視一眼。 他們心中都明白,在孫權心中,他已經是做了很大的讓步了。 然而... 這些讓步,究竟能否讓漢中王太子劉公嗣滿意。 況且... 他江東有背盟在先的先例上,那劉公嗣跟他們簽不簽訂盟約,那都是一個問題。 現如今... 江陵大軍勢如破竹,而他江東士卒卻是潰不成軍。 萬一,那劉公嗣不愿議和結盟,那該如何? 壓力! 諸葛瑾與虞翻心中皆是倍感壓力。 “我等盡力而為。” 這種議和之事,諸葛瑾可不敢打包票。 “光是盡力可不行。” 孫權從主位上起身,他緩步走下來,上前拉住諸葛瑾與虞翻的手,深情說道:“我大軍如何,我江東如何,便靠二位了,若能有出使有成,我定然不吝嗇賞賜。” 孫權親自來寬慰鼓勵,確實讓人感動。 但一想到要去江陵議和,諸葛瑾與虞翻這心還是忍不住砰砰直跳。 這可是往火坑里跳啊! 談的好與談不好,都是受罪。 哎~ 諸葛瑾只得說道:“屬下定然竭盡全力,不負主公重望。” 孫權重重點頭,他說道:“事不宜遲,現在便可出發了。” 莫要今日那劉公嗣來與他陣戰了。 還是先將使者派出去。 議和,議和! 就算是議和不成,也給他整編士卒爭取時間。 給他幾日時間,未嘗不可恢復軍中士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