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軍餉不提也罷。抗戰(zhàn)開始前,我這個二等兵一個月還有十塊錢,有時候拿八塊。 現(xiàn)在只能拿六塊。聽其他人說,本來是七塊的,但發(fā)下來只有六塊,那些當官的,就知道喝兵血。” “要是六塊也行,可現(xiàn)在什么東西都漲價了,這六塊錢還不如一年前的五塊。” “這叫物價上漲。”李航解釋了一句,“不過克扣軍餉的事,你們就不抗議一下?” “抗議有用就好了。大家都沒說什么,我們能怎么辦。其實我們算運氣好的了,分在這機場,沒事還能跟著飛行員吃頓好的,總比上前線好。” 這些大頭兵頭腦挺簡單的。 李航隨便幾句就把這兩人的底給摸清了。 兩人分別是一等兵陳洋、二等兵趙大海,都是湖北本地人,不過卻不是武漢周邊的,而是北邊隨州的。 趙大海是兩個月前招募的新兵,還沒上過戰(zhàn)場;陳洋是打過淞滬會戰(zhàn)的,算是個老兵了,畢竟當兵都有三四年了。 或許是覺得李航并不是日本人,兩人這才跟李航聊了不少。 李航接下來兩天都是這么過去的,睡覺、吃飯、聊天,也沒人來找他。 直到19號上午,他正在跟陳洋二人聊天的時候,一個中校的出現(xiàn)打斷了他們。 “干什么?誰讓你們跟關押的人說話的?三言兩語都被別人忽悠地團團轉。” “長官好!” 少校并沒有跟兩名大頭兵過多廢話,而是一臉玩味地看向李航,對著身邊的人吩咐道,“把他帶出去。” “是,長官!” 李航很是配合,知道應該是要審訊自己了,畢竟都來了一個少校。 沒一會兒,他就被帶到了一個大的會議室里,并在一張桌子前坐著。 而在他對面,卻是坐著七個人,前排五個,后排兩個。 中間的居然是一個空軍中將,其右邊是一個空軍上校,左邊是陸軍少校,右邊第二個是空軍中校,左邊第二個是一個蘇軍中校。 第二排兩人估計是翻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