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但這些隊員基本都是島上的本地人,這也是為什么擴編速度很慢的原因。 加上國府也不見得就真的愿意看到義勇總隊實力太強。 。。。。。。 3月10日,婆羅洲古晉。 “沒想到城內(nèi)的日軍抵抗如此頑強。” “城內(nèi)畢竟還有五六千日軍,自然不會輕而易舉投降的。但也沒什么,我們的炮兵已經(jīng)到了,明天直接對城內(nèi)的日軍展開大規(guī)模炮擊,任憑日軍如何固守,也不過是螳臂當車。” 一旁的金建東信心十足,顯然并不認為古晉的日軍能堅守太久。 很簡單,包圍古晉的軍隊非常多。 一共有義勇軍三個半旅,也就是七個步兵團,外加一個警備團。 然后還有棒子旅。 一共10個團的規(guī)模,總?cè)藬?shù)差不多三萬多人。 而城內(nèi)日軍以獨立混成第71旅團為主,加上第37軍司令部直轄部隊,一共有日軍五千多人。 即便如此,這五千多人也大多是新兵,裝備差、戰(zhàn)斗力也差,連火炮都沒幾門。 反觀義勇軍這邊,步兵炮、山炮和野炮等就集結(jié)了超過50門。 雖說口徑小,但實力不俗。 而棒子旅這邊,則有1個12門制的美制105mm榴彈炮營和1個12門制的日式94式75mm山炮營,共有24門火炮。 金建東說的炮兵就是其實就是那個105mm榴彈炮營。 日軍在古晉雖說是準備了許久,但畢竟這里不是日軍重點防守的地方,部隊戰(zhàn)斗力差,堅守不了太久。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