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既然姜玉樓的作品有口皆碑,能為雜志社帶來盈利,那么,與其讓他繼續同延河文學合作,不如直接給他頂格稿酬加印數稿酬算了。 于是事情就這么定了。 詩刊社內部商量好后,特地請姜玉樓去了詩刊社的編輯部商談簽約事宜。 聽過李主編給出的條件后,姜玉樓沒有多提要求就答應了,并且當場簽定了合同。 根據合同,《長相思》的出版發行會交由人民文學負責。 到時候,詩刊社會根據印刷數量,把這本書的稿酬付給姜玉樓。 所以姜玉樓能拿到的稿費,就是《長相思》的每首詩的基本稿酬相加,得到基礎稿酬,再加上印刷數量的印數稿酬,由此得出的錢數,就是給姜玉樓的稿費。 而且這個稿酬是按月結算的。 假設《長相思》當月發行數量是十萬冊,那么姜玉樓當月能拿到的稿酬,就是基礎稿酬的四千二百塊,加上印數稿酬的四千二百塊,一共是等于八千四百塊。 別看只有八千二百塊,可這是在貨幣堅挺的1979年! 有八千多塊,已經是一筆巨款了。今年剛上市的嘉陵摩托車售價也不過一千一百塊。 當然,那只是初步洽談的方案,實際能賺多少,還是要看作品的銷量。 至于定價,一共二十一首詩,定價五毛一本。 你還真別嫌貴,印有姜玉樓情詩的雜志現在賣得特別好,即使是五毛一本的價格,也不愁銷路。 二三十萬冊不好說,只有區區十萬冊的話,光是各地郵局和新華書店就能輕松消化掉。 更讓姜玉樓沒想到的是,敲定出版方案后,詩刊雜志社,或者說,是詩刊雜志社背后的人民文學出版社,出書的效率居然那么高。 他上午才跟詩刊社談好出書方案并簽好合同,第二天人家就拿到了發行書號,然后當天晚上就開始連夜排版,第三天開始制作印刷,而且首印就是十萬冊。 前后五天時間完成從治談合同到開始制作印刷,這個速度,簡直讓姜玉樓驚掉眼球。 好家伙,原來這個年代的出版機構也有這么高的效率。 他好奇問了一嘴,才知道他要出詩集的消息早就被詩刊社透露了出去,新華書店知道消息后直接揮舞著鈔票找上門要求大批量訂購他的詩集。 顯然姜玉樓之前同延河文學合作的雜志讓他們賺了不少。 不愧是文學作品野蠻生長的1979年。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