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朱熹有云,有德者,和順積中,英華發外。” “好,大皇子這一篇講的德行養言,人要養腹中書華氣,解的很正。” 蕭云州面露贊賞。 大皇子今年十一歲,文章典故用的卻頗多。 “大皇子平時用功了。” 再看二皇子,破題不偏,但中規中矩。 “尚可。” 若是尋常孩子,也算不錯。 可皇子有翰林大學生親自講經,這文章就做的過于簡單了。 等翻到后面兩張三皇子、四皇子的,蕭云州就不由皺眉。 “一個九歲,一個八歲,朱子釋義都寫錯了。” 自己的老師自己最清楚。 說經不可能不講釋義。 “皇上息怒,三皇子、四皇子畢竟年幼。” 蕭云州皺眉,“朕知道,朕也不要求他們寫錦繡文章。只是把上書房師傅講的寫下來,他們都做不到,實在讓朕失望。” 最近韃子來犯邊境、黃河又決了堤,他心氣很不順。 看到兒子亂寫功課,就很上火。 尤其這排行第三第四的哥哥,就已經狗屁不通,后面五六七的功課那還能看? 蕭云州想著就有點氣悶,掃了眼下面坐著的陸老學士。 老師傅,今日就是專門來氣他的吧? 七個在上書房聽講的皇子,只有兩個的功課能看? “陸學士,你別管朕的臉面。” “那些不用心學的,該罰就罰!當時先帝在的時候,陸學士你打朕的手心可沒半點心軟!” 蕭云州沒好氣地瞪了眼老學士。 陸鎮當即站起,“皇上英明,老臣領命。” 蕭云州搖頭,準備隨便翻一下后面三個小兒子的功課就完事。 但沒想到下一頁,五皇子端正文字,就映入眼簾! 這文章,一掃前面兩篇的錯漏。 文章從德、言入,由仁、勇出,四平八穩,比起二皇子都絲毫不讓。 放在四皇子連書都背錯的功課之后,顯得尤其言之有物,思路清晰。 正氣盎然! 這篇文章,從書法到內容,都給蕭云州舒暢之感。 “好!” 他不由拍桌稱贊。 看了眼署名,更是大贊,“朕記得,小五今年才七歲。陸學士教的好,來人,賞陸學士新進的雪蛤膏三盞!” 陸鎮垂眸,立刻恭敬站起,“謝皇上。” 他內心不由感慨,有時氣運真是重要。 其實五皇子這文章并不比大阿哥、二阿哥作的好,畢竟年紀差了許多,握筆之力、閱讀書籍都差了三四年。 但偏偏五皇子運氣好,生的是時候,排在了不善文章的三皇子、貪圖玩樂的四皇子之后。 看了他們的極差文章,再看五皇子,那文章真是拔地而起! “老臣愧不敢當。” 陸鎮想著就長舒一口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