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二天,吃了早飯,秦家一家人都準備去風鈴鎮。 秦安良背著小曦寶,秦時明背著大寶,葉氏背著小寶。 秦時雷和秦時風皆是穿著新衣,腰背挺的筆直,似是有一種過新年的感覺。 昨天晚飯后,秦時雷和秦時風還心不甘情不愿,對讀書從心底里有些排斥。 其實,小曦寶能理解兩個哥哥,也是啊,四哥秦時雨已經是童生,二哥和三哥才開始到私塾讀書,確實是有點難為情,他們兩個好像自以為沒四哥有讀書的天賦。 秦時曦對比著她的前世,二哥和三哥現在去讀書確實是有點晚。 但是,古代不是有好多人到了五十多歲還要參加科舉考試的嗎? 兩個哥哥才十幾歲,讀書怎么能算晚呢。 再說,只要想讀書,什么時候都不算晚。 小曦寶窩在娘親懷里勸導兩個哥哥,“讀書……認字……醫書……藥草……” 秦時風頓時明白了妹妹話里的意思,是啊,他們讀書認字就可以自己看醫書了,還可以從醫書上認識人參靈芝等各種藥材。 “爹,娘,我同意去鎮上讀書。”秦時風馬上亮明了自己的態度,“二哥,你也去吧,咱倆作個伴。” 秦時雷只好同意,“好吧。” 夏氏看了看老二和老三,又看了看懷里的小曦寶,輕嘆一聲,“唉,難得曦寶還為你們兩個的讀書操心。” 秦安良瞪著兩個兒子,“老二,老三,你們兩個是怎么回事,以前家里窮,沒有銀子供你們去讀書,現在家里有銀子了,讓你們去讀書,還不情不愿,我看你們兩個還沒有曦寶懂事。” 看著爹爹生氣了,秦時風馬上說道,“爹,娘,你們就放心吧,到了私塾,我們會像四弟一樣用心讀書,絕對不會讓妹妹為我們兩個操心。” 小曦寶:…… 這次兩個兒子同意去私塾讀書,夏氏很是欣慰。 路上遇到同村的村民,他們互相打著招呼。 得知秦家一家人送兩個兒子到鎮上讀私塾,有不少村民驚訝的不得了。 秦家已經出了一個讀書人,現在又送兩個兒子去讀書,這一年要花多少銀子呀。 這個年代不是誰家的孩子都能讀得起書,讀書不但要給私塾交束脩,平時還要買筆墨紙硯等等,聽說供一個孩子讀書,一年都要花費十幾兩銀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