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三十三章 本末倒置-《重生之傳奇時代》


    第(1/3)頁

    

    陳喬山并不知道,講座的事已經在傳開了。  

    302宿舍雖然有電腦,不過幾個憨貨沒一個喜歡逛論壇的,更多的是拿來玩游戲或者看教育片。

    周圍的同學肯定有注意到的,不過很難把陳喬山和北大喬山聯系到一起。

    畢竟一個剛入學的新生,怎么可能干出這么匪夷所思的事,說出去都沒人信。

    不過這樣也好,起碼暫時沒人跑過來追根究底。

    陳喬山并不擔心昨天的事,只要張副院長身體沒事,說到底只能算是學術爭端,而這在北大只是小事而已,而且張副院長經常跟人起爭端。

    北大從來不缺這種事情,學生懟學生,學生懟教授,教授懟教授,此類事情層出不窮而且花樣翻新。

    其最出名的,當屬張副院長跟林副行長之間的紛爭,兩人在媒體是鬧得不可開交。

    怪的是,北大不僅不制止,甚至還專門送助攻,特意準備場地,安排兩位北大教授展開面對面的辯論,生怕事情鬧不大。

    不能否認,北大確實較葩,不停的在其推波助瀾,**的恩怨史其實是因北大而起,背后一直有著北大的影子。

    **二人淵源頗深,從九五年開始,兩人的學術爭論沒停過,前后持續了二十多年,爭論的重點也從最開始的“國企改革”延續到后來的“產業改革”,簡直成了相愛相殺的典型。

    兩人幾十年如一日,爭論一直沒有平息。

    **發生在2016年,兩人面對面論辯,這是由國發院組織的,不得不說北大也是心機滿滿。

    這里面還藏著段典故,說起來也是個悲傷的故事,以至于社會流傳著一種說法:張教授的人生,好像只是為了襯托林教授而存在。

    北大國發院的前身是國經濟研究心,由林、張等六位歸國學者于94年發起創辦,兩人的恩怨也自此開始。

    林教授的前半生是一段傳,這里暫且不提,他被任命為第一任國發院主任。

    作為國發院發起人之一,張教授對這種安排明顯是不滿的。

    從第二年開始,他率先發難,在報紙質疑林教授的觀點,在當時引起很大轟動,這件事被學界稱為“北大交火事件”。

    四年后林教授職世行副行長,暫時離開了北大,張教授本以為能接任主任一職,結果任的是某周姓教授,無奈之下,張教授選擇離開,去了光華。

    兩人的爭論并未此平息。反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呈現愈演愈烈之勢,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已經到了刀對刀、槍對槍的地步,引起了學界的廣泛關注。

    別的暫且不提,當傳出兩人要當面論道的消息,學界一片嘩然。

    辯論的地點在國發院所在地,北大朗潤園的萬眾樓,這里是是清朝的王府園林,跟圓明園隔墻相對。

    萬眾樓是園內新建的二層古建樓,修舊如舊,空間不大,會場七八排座椅,加起來不到六十個位置,結果當天來了近千人,浩浩蕩蕩的,讓人嘆為觀止。

    這里面有很多經濟學者,各經濟期刊總編,還有很多企業老板,只為了親眼見證這次巔峰對決,但是能進場的只有那么些人,一時間原本清幽的朗潤園難得地喧鬧起來。

    由于人太多,北大不得不臨時弄了兩個分會場,搞起了現場直播,也算是盛況空前了。

    這場辯論最終還是沒什么結果,誰也說服不了誰,或許真正的贏家只剩下北大。

    這個廣告做得好,國發院的emba再也不愁生源了,捐贈也愈發多了,一個掌紋地磚幾十萬,一塊掛名的招牌幾百萬,賺得是盆滿缽溢。

    堂堂一所大學,搞得跟寺廟認捐似的,也是沒誰了。

    ……

    陳喬山暫時不用擔心德隆系找麻煩,不過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

    昨天的爭論雖然熱鬧,其實對德隆集團壓根沒威脅,也唐萬里會當。

    陳喬山沒想著把德隆集團出售大樓的事公布于眾,公布出去也沒用,反倒授人以柄,費力不討好。

    德隆只要發個公告說沒這事,誰也說不清,要是再狠點,直接起訴陳喬山誹謗,那真是一告一個準,連個說理的地方都沒有。

    德隆系股價繼續飛漲,陳喬山已經無心課了,一門心思想找出德隆系的不利證據,可這談何容易。

    好在學生證發下來了,這年頭的證件做工很粗糙,一個紅皮本,姓名專業什么的還需要手寫,很是麻煩。

    陳喬山卻很高興,起碼可以去圖館了,如今的絡還不健全,財經期刊和金融類報紙才是消息匯聚的地方。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洪江市| 和田市| 沽源县| 丹巴县| 庆安县| 当雄县| 乌海市| 临猗县| 夹江县| 宁夏| 余姚市| 益阳市| 忻城县| 双流县| 徐闻县| 秭归县| 大冶市| 慈溪市| 乡宁县| 芮城县| 哈巴河县| 时尚| 扶绥县| 宁强县| 札达县| 平湖市| 旬阳县| 英德市| 双城市| 定结县| 宜丰县| 娱乐| 龙山县| 沙河市| 平远县| 融水| 梁山县| 苍山县| 阿拉尔市| 龙里县| 阜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