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有劉暢頂著,陳喬山雖用不著親自往香港跑,不過公司的事情同樣不少,首要的便是讓譚智順利接手項目。 事實證明,商業(yè)奇跡是不存在的,譚智進入框架傳媒已經(jīng)有些時日,不過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公司的困境并沒有太大的改善。 在青山資本進入之前,聘請的獨立第三方財務顧問公司對框架傳媒給出的估值是3200萬,畢竟是行業(yè)老大,陳喬山在此基礎上給出了足夠的溢價,但譚智入主之后,除去拿融資款清償了部分負債,并沒有推出其他令人耳目一新的改革措施。 廣告業(yè)算是傳統(tǒng)行業(yè),住宅廣告又比較小眾,譚智玩不轉(zhuǎn),真要是插手經(jīng)營,沒有業(yè)內(nèi)資深人士從旁協(xié)助,換成陳喬山也照樣沒戲。 如今來看,譚智上一世完成的并購奇跡,只是資本運作的結(jié)果,與商業(yè)運營并沒有太大的關聯(lián),這讓陳喬山又多了幾分信心,他雖然再世為人,可也只是個正常人。 相比于商業(yè)運作,資本運作無疑要簡單得多。 因為金融場中,資本就是彈藥,只要彈藥充足,進可攻退可守,總不至于落得進退失據(jù)的地步。 “老譚,框架剩余股份的收購就交給你了,要盡快完成,還有,劉總最近去香港出差,沒辦法兼顧行業(yè)整合的事,這一塊你也負責起來。” 坐在陳喬山的辦公室里,譚智終于等來了這個期盼已久的好消息。 他不是青山資本的嫡系,項目被劉暢主導,譚智心里肯定是有不甘的,畢竟在陳喬山介入之前,他已經(jīng)做出了完整的方案,只不過缺少金主的支持,被人截胡,總歸不是太好的體驗。 心愿得償,譚智的心情相當不錯。 雖不清楚劉暢做得好好的,為什么會被突然調(diào)離,不過現(xiàn)在肯定不是謙讓的時候,他當下便立下軍令狀,說道:“陳總,我一定不會讓您失望的。” “我們的利益是相通的,是不能讓我們失望。”陳喬山糾正道。 雖然兩輩子都沒操持過這么大的項目,但團隊的重要性他還是知道的,對創(chuàng)業(yè)伙伴來說,聚于義,散于財是最不可取的,對于核心伙伴,有義氣當然是好的,卻絕對不能吝于財。 千里奔忙只為財,沒人能例外。 錢是掙不完的,也沒辦法獨占,對于這一點陳喬山心知肚明,他也不介意與朋友共富貴。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