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幾個來得興起,搞了兩把李洋都沒猜中,反倒是李老栓跟李發強兄弟倆通吃了兩回。 另一桌推牌九的人牌也不玩了,散了牌局都擠到這邊來,男女老少一個個兜里誰還沒個幾塊錢的。 全都擠到一起下注,到了快凌晨2點鐘的時候,圍著桌子下注的起碼得有了十幾號人。 “來來來,五毛錢壓底,6點通吃,沒下的趕緊下了。” 坐莊的已經換了好幾波人,李洋也沒什么睡意,橫豎5毛錢的底,輸不了多少錢,索性掏了一把零錢出來。 等到快要到凌晨4點鐘的時候,實在是凍得受不了了才一推色子。 “不玩了不玩了,你們繼續,人都要凍僵了。” 一晚上沒動彈。 這會兒腳都有點發麻。 等回了家。 李洋也不洗漱,鉆進被窩里一覺睡到外邊爆竹聲起的時候才爬起床。 大年初一。 吃過早飯就該出門去拜年。 李向陽還要留在家里當家,自然只好他跟李平兄弟倆出門,大過年的,也沒誰找不自在,開口都是和和氣氣的。 李灣地方不大,但是緊挨著的其他幾個大隊都不遠,都是熟人熟面的,李洋也拉不下臉來縮在家里不出門。 偏偏青青那個小東西一上午估計是跑累了,硬要回去,李平只好又把他給送回去。 李洋也沒轍。 跟著李波和村里幾個十八九歲的年輕小伙子一家一家地拜年,好話說了一籮筐。 農村人心氣小,但是本質上還是淳樸。 有錢的給你塞包方便面一盒子包裝好的米糕,沒錢的也要往你兜里塞滿花生瓜子。 大過年的誰都是來者不拒,兜里的花生麻扎糖也不知道收了多少,到了最后實在是不行了,只好兩手一攤,由著人家往衣裳兜里塞,塞進去就算是本事。 李向陽是老李家獨苗。 到了李洋這一輩,也就得了李平跟李洋兄弟倆,家里爺爺輩去得早,所以李洋應酬的其實多半都是沒出五福的老人,年輕一輩的也沒幾個人好遷就。 反倒是現在他自個兒發了財,跟他一個輩分的反倒要回過頭來捧他,雖然算不上刻意,但是李洋還是感覺得出來。 石文水是李灣少數幾個外姓人家,老子跟李向陽一個輩分,石文水的年紀跟李洋差不多。 挺勤快的一個年輕人,敦厚老實慣了,李洋記得上輩子沒少人在背地里說他老好人。 但是人就是這樣,如果不是往后十年,怕是誰也不會料到就這么個溫溫吞吞說話沒有半點脾氣的年輕人,愣是鼓搗成了全村最有錢的人家。 到了石文水家里,李洋已經走不動了,只好掉隊坐屋里跟石文水說話。 老石家的屋子比李洋那邊還不如,四間土屋,有兩間是臥室,一間灶屋一間堂屋。 除了石文水,還有個剛上初中的閨女。 “客氣什么,沒看我兜里都滿了。” 見石文水又要往他兜里塞東西,李洋也不攔著由得他去,見實在是塞不進去了,石文水也只好笑了笑靦腆得厲害。 第(2/3)頁